四川成都简阳两湖一山投资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政府债定融 成都两江一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为主题,在各地高级人民法院严格把关、认真推荐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取60个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案例,作为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予以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展示人民法庭在推动源头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化解涉农纠纷、防治家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引领全国人民法庭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推广落实枫桥经验,把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把主题教育检视整改要求落到实处。
本批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严格贯彻《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法庭发挥审判职能、推动诉源治理,把人民调解、抓前端,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到实处树立了标杆和典范。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强基导向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努力让人民法庭在推动诉源治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工作中作出新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从8月25日开始从推动源头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化解涉农纠纷、防治家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陆续发布“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的典型案例。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推动源头治理篇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46号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青光人民法庭
因地制宜 深化诉源治理
近年来,青光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形成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纠纷多元化解”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实践。2022年全庭受理案件861件,案件量同比下降11.87%,诉源治理效能日渐显现。
一、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的“连心桥”
青光法庭根据管辖面积广、常住人口多、矛盾纠纷复杂的区域特点,着力打造“法庭—便民工作站—巡回审判点”“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司法服务网络。
一是设立三个实体便民工作站。2021年4月,法庭于辖区韩家墅村、青光村和双青新家园三地分别设立便民工作站,形成“法庭—便民工作站—巡回审判点”的法庭司法服务网络,并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工作站的服务重心,工作站设立至今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针对韩家墅村、青光村农贸经济发达、商业纠纷多的特点,工作站法官定期深入辖区60余家企业、商户开展普法宣传,助力市场主体规范经营。针对双青新家园作为市最大的保障房社区、人口密度大、物业及相邻权纠纷高发的特点,工作站每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上门释法答疑,切实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二是设立同名微信公众号。为填补实体工作站服务范围、时间限制,工作站开设同名微信公众号,安排专人在线全天候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并开通庭审直播网链接功能,成为辖区群众获取法律资讯、畅通沟通渠道的重要途径。公众号设立以来,累计推送普法信息80余篇。
二、因案施策,构建多元解纷“新枫格”
青光法庭立足辖区工作大局,主动下沉治理重心,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
一是丰富解纷“人才库”。在法庭设立“共建调解室”组建由法官、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乡村“五老”等组成的调解工作组进驻。充分发挥乡村贤达、村干部等贴近乡村生活、熟悉村情民意方面的天然优势,积极吸纳其加入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队伍,辅助开展离婚、抚养、相邻关系等案件审理及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实现法理权威、乡村礼俗多元融合化解纠纷,促进案件“和平”“和气”解决。运用这一模式,2022年青光镇涉诉案件调撤率达63.28%,同比上升13.40%,2023年1-5月份调撤率进一步提高到76.5%。
二是巡回审判“巧示范”。聚焦防范化解辖区易发多发纠纷,从固定站点向外辐射,选取典型示范案件,以“流动法庭”形式在群众家门口、矛盾现场开展巡回审判,同时邀请司法、综治、社区等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参与调解,建立起“多元调解优先、司法审判兜底”的解纷模式,将纠纷调处与示范引领相结合,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案例结果化解同类纠纷,实现了“审理一案,带动一片”的良好成效。
三是主动融入“防风险”。青光法庭辖区某村征拆矛盾突出,涉及群众较多,法庭积极与拆迁指挥部对接,开展分类疏导,成功促成300余名群众自愿签订拆迁和解协议,有效将矛盾纠纷吸附在诉前。面对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引发的土地合同纠纷快速增长的情况,法庭与辖区政府、国土部门及村民自治组织召开多轮联席会,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风险防控预案,促成50余件涉土地合同纠纷诉前化解,确保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平稳着陆”。
三、因势利导,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为提升基层纠纷化解能力,青光法庭不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逐步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一是基层组织共建“强合力”。坚持党建固本,积极探索“党建+法治服务”新模式,与村镇党组织建立共建机制,通过共建促进基层组织工作开展,促进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指引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是激活基层自治“源动力”。以打造“无讼乡村”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落地落实,加强对“法律明白人”的业务督导指导,使之成为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引导基层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23年法庭辖区青光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三是打造法治宣传“广播站”。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青光法庭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线上依托“青光人民法庭便民工作站”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律咨询、司法公开、便民互动等专栏,做到每周更新,强化以案释法。线下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下沉村居入列轮值,开展普法宣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47号
河北省沙河市人民法院白塔人民法庭
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近年来,沙河市把玻璃深加工、生态旅游和农产品营销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沙河法院白塔法庭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突出服务地域特色,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法治新动能。
一、坚持强基导向,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白塔法庭辖区共4个乡镇89个行政村,人口21.3万,总面积322平方千米。白塔法庭坚持强基导向:一是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实行以案定员,为法庭配备了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1名事务助理、2名法警,并建立庭长满5年常态化轮岗、法官助理同等条件下入额优先考虑等机制,实现优秀人才下沉基层办案一线,配强基层治理队伍。二是完善直接立案机制。法庭探索“立审执”一体化模式,开通“线上+线下”立案服务,全面实现自主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等功能。一年来,法庭直接立案463件,占全院民商事立案总数的12.3%;电子送达533件。三是完善委派调解机制。聘用5名特邀调解员,对适宜调解的案件,编立“诉前调解”字号,交由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以案定补,给予表彰奖励,调动积极性,诉前调解成功案件数量占收案数达28.3%。
二、坚持需求导向,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乡村支柱产业发展
白塔法庭紧扣地域产业特点,精准提供司法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服务玻璃产业需求。沙河被誉为中国玻璃城,相关从业人员上万,总产值达千亿元。法庭主动对接玻璃行业协会,设立法官工作站,为辖区光锐、镇东、正方等玻璃钢化厂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对涉玻璃纠纷实现“快调、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全力护航玻璃产业健康发展。一年来,妥善化解相关纠纷46起。二是服务时令农产业需求。结合辖区苹果、板栗、核桃等农产品时令性强的特点,法庭主动提供便民化、人性化诉讼服务,由从事时令种植的当事人根据农忙需要,自行协商选定方便时间、地点开庭审理案件,助力时令农产品销售。一年来,共解决涉农村作物合同、销售纠纷33起。三是服务景区涉诉需求。法庭为辖区内红石沟、桃花源、王硇、秦王湖等景区搭建个性化司法服务平台,以旅游纠纷咨询、现场调解、就地开庭等方式,依法实现速裁快审,及时化解矛盾。一年来,共处理涉旅游纠纷29起。
三、坚持创新导向,推进诉源同治,打造乡村和谐文明风尚
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白塔镇党委、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妇联、村干部等沟通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收集乡镇法治需求,提出针对性司法建议;坚持共建共治,选树“村贤”“乡贤”参与调解,打造“李臣英劳务纠纷调解室”“老魏婚姻家事调解室”“老周合同纠纷调解室”等一批特色调解品牌,源头化解矛盾纠纷106起。二是建立家事巡回审判机制。选取涉赡养、离婚、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定期组织法庭入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将庭审直播带到田间地头、大队广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已公开审理涉民生案件49件,达到“巡回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进一步弘扬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村风民风,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三是建立普法宣传机制。面向辖区内89个行政村,提前调研每村近5年的收案情况,一村一策,开展以“走百村、行万里、办实事、解烦忧、促发展”为主题的社会治理活动,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活动开展以来,已走过37个村庄,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长安网等媒体推广报道。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48号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
宝格德乌拉人民法庭
“三色草原法庭” 融入牧区基层治理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地处中、俄、蒙边境,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宝格德乌拉人民法庭自设立以来,持续抓牢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三个诉源治理发力点,不断优化巡回审判模式,创新诉源治理机制,加强智慧法庭建设,激发司法特色品牌效应,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秉承为民初心,巡回审判走入“绿色”草原深处
宝格德乌拉苏木占地面积7000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余人。面对地广人稀,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司法服务半径大这一现状,仅依靠传统“坐堂审案”的审判方式难以完全满足牧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宝格德乌拉法庭本着“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初衷,立足牧民生产时间节点,努力将法庭“搬”到牧民毡房跟前,在接羔季、打草季等繁忙时节,充分借助在交通不便边远地区设置的6个巡回审判点、在嘎查村层面建立的解纷支点及配备的多功能巡回审判车等,大力推行“就地调解、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宣判、就地释法”为主要模式的办案新机制,切实构建覆盖辖区的点线面结合巡回办案网络。三年来,法庭干警背着国徽进嘎查、入牧户,巡回审判案件197件,就地立案58件,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126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为30余天,足迹踏遍整个巴尔虎草原,行程巡遍呼伦、贝尔两大湖沿岸,用实际行动做好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打造为当地牧民排忧解难的新品牌。
二、推动源头治理,多元调解融入“黄色”边境大地
宝格德乌拉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建强苏木乡级解纷枢纽,加强与辖区苏木、嘎查及相关站所合作,同7个苏木镇68家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非诉调解司法确认联动协议》,同时充分发挥“乡贤”在矛盾化解中的作用,以92名基层联络员为联系点,选任15名嘎查调解员入驻,纳入网格化管理,推动形成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机制。三年来,受理案件281件,结案279件,结案率99.29%,诉前化解纠纷100余件,收案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多元调解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本地蒙古族牧民聚居居住这一现状设计成立“草原明玉蒙古包调解室”,在遇到牧民之间的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小事”时,选择在这里调解,通过“家的感觉”化解当事双方戾气,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2022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法治专线》栏目以《草原明玉调解室 毡包里的天秤》为题,头条报道了该调解室相关工作。《内蒙古日报》法治版以《来到这儿就像回自己家一样》为题,详细介绍了该调解室职能。
三、提升诉讼服务,智慧法庭驶入“蓝色”便民通道
宝格德乌拉法庭紧紧围绕“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将传统法庭打造成具备本地庭审、平台调解、互联网庭审的多功能智慧法庭,不断完善诉讼服务窗口建设,积极推进“云审判”等视频系统运用,加大“线上”调解力度,打造“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的立体化诉讼服务模式。三年来,网上立案率30%,网上调解率35%,电子送达率70%,切实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优服务实现法庭工作全域覆盖。同时,积极推广“电子签”等区块链技术新应用,针对牧区肉羊买卖合同、牧业承包合同等法律合同样本进行专项优化,提升电子数据认定的效率和质量,并通过刷脸、指纹等方式进行实名认证,解决牧区群众姓名音译差异问题,在审理过程中达到辅助纠纷事实认定的效果。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49号
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促进人民法庭诉源治理 探索保障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泰州中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发扬改革精神,坚持强基导向,深化诉源治理,强化纠纷快处,推进乡村法治、德治、自治深度融合。
一、打造群众身边的纠纷快处中心,强化法治保障
泰州中院针对人民法庭空心化、参与基层治理不深等问题,将审判资源和力量配置向人民法庭倾斜,18个人民法庭共配备60名法官和101名司法辅助人员,推动在人民法庭辖区形成崇法尚法、知法守法的良好风尚。一是实行纠纷审理属地化。让人民法庭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纠纷快处中心”,促进纠纷就地处理、快速裁决、彻底化解。二是实现诉讼服务便利化。在全市18个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群众无需往返奔波就可办理立案。三是构建解纷方式多元化。聚合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力量,在全市人民法庭建立26个诉调对接机制,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达56.23%。四是实施繁简分流渠道化。根据案件特征匹配适当的审判程序,人民法庭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0%以上,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大幅缩短。五是实现案件审理快速化。有针对性地改进庭审和文书质量,90%以上的案件一次开庭就能结案。六是打造综合业务精品化。找准法庭融入基层治理的角色定位,定期通报基层治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人民法庭法治参考》、“护企宝”小程序等做法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高度肯定。
二、打造指导村规民约创制新模式,助推德治教化
指导村居创制凝聚群众共同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村规民约,以柔性道德规范填补基层治理空白,促使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一是指导村规民约制定。充分利用乡土法治文化资源,根据辖区案件特点以及产业发展需要、风俗文化特征,围绕蟹塘养殖、高价彩礼、农家乐等11个重点领域,帮助村居精心创制形式新颖、便于记忆、易于推广的高质量村规民约23份。泰兴法院宣堡法庭指导郭寨村将婚嫁新俗写进村规民约,破除高价彩礼陋习,被中央电视台《乡理乡亲》栏目深度报道。二是引导村规民约实施。支持基层组织依据村规民约处理公共事务,开展运用村规民约化解纠纷专题培训50批次,推动纠纷化解1300余起,避免矛盾成讼。三是倡导村规民约文化。在指导村规民约制定、实施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就相邻纠纷、集体财产、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进行政策和法律宣传,倡导村民自觉以村规民约规范言行举止,转变观念,破除陋习,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
三、打造各具特色的法庭品牌,激活自治强基
全市人民法庭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一是巡回审判多迈一步。设立“水上巡回法庭”,实现案情调查到塘头、矛盾排查进渔户,以“快速办、就地办、联动办”将涉养殖案件化解在田边塘头。设立“‘空调小镇’巡回审判点”,梳理空调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潜在风险,为企业“把脉问诊”,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巡回审判活动1150余次,旁听庭审12800余人次。二是融入网格领先一招。发挥“陈燕萍代表工作室”“何健忠调解工作室”等示范效应,法官及法官助理挂钩企业、融入网格,发挥社区网格“首道防线”作用,用最接地气方式解决群众法律问题,推动实现初信初访办理和矛盾积案化解“双清零”目标。三是法治课堂讲深一层。打造“艳雯芳”家事审判品牌,围绕风俗民情、农业时令,结合群众身边案例,用通俗易懂语言讲透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体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设立“彩虹之桥普法小站”,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法治种子”。2022年,共开展乡村法治课堂等活动810余次。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0号
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开展人民法庭“一件事”改革 有效防止“衍生纠纷”
丽水中院开展人民法庭“一件事”改革,从当事人一件事的角度看待一个纠纷,努力用最少流程、最强合力、最优服务让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一次性化解,让正义提速、让群众减负。2022年,全市人民法庭收案8252件,纠纷服判息诉率96.52%,自动履行率64.88%,调撤率80.66%。松阳法院古市人民法庭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缙云法院壶镇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一等功。
一、推进协作联动“一件事”,增强纠纷解决合力
依靠党委领导,优化解纷格局。推动市委、各县(市、区)党委召开法院工作会议,将人民法庭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形成以镇街党委为核心、人民法庭为支撑、调解员、基层干部等共同发挥作用的解纷格局。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财政保障下,遂昌组建52人的基层专职调解队伍,2022年化解纠纷950件,推动辖区法庭收案同比下降27.36%。重塑解纷流程,实现递进化解。推进“基层解纷一件事”改革,整合解纷平台、聚合解纷资源,将基层群众纠纷全口径纳入,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简单填写个人信息或者拨打热线电话反映解纷诉求,调度员就近分派基层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应收尽收、前端化解、用时更少。试点以来,成功化解纠纷1015件,接收纠纷无一转化为信访案件。统筹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立足浙西南革命老区红色优势,打造红色人民法庭集群,健全完善跨域立案、协助送达、执行联动等便民利民诉讼制度,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诉讼服务,减轻异地诉讼往返奔波之累。
二、推进立调审执“一件事”,减少纠纷解决流程
流程一通到底,提升解纷实效。人民法庭将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等流程整合成“一件事”,让更多纠纷一次性化解。构建全过程督促履行工作体系,每周通报全市法庭法官督促履行情况。聘请全国十大守信人物“诚信奶奶”陈金英为“诚信履行”代言,激励引导债务人自觉履行债务,这一做法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执行一沉到底,强化裁判兑现。在全市人民法庭构建以法官为核心,执行员、法官助理、司法警察等为辅助的执行工作体系,人民法庭法官从22人增至40人,推动执行工作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自推进机制以来,执结案件3301件1.8亿元。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优势,采取分组分片推进、重点案件出清、专人专班运作、夜间执行、蹲点执行等方式,全面提升终本出清效能,共出清1627件8264.8万元。监督一码到底,增强司法认同。在全市人民法庭推广“司法公正在线”数字化应用,把监督评判“表决器”交到人民群众手中,设置裁判服不服、执行到没到、程序对没对、作风好不好等10个评价维度,采用“一案一码一图一指数”,群众可以线上投诉、建议、评价和反馈,“有信必复”“有信快复”,形成监督闭环,倒逼审执提质增效。
三、推进特色领域“一件事”,优化纠纷解决服务
以人才科技“一件事”夯实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设立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和覆盖各县的9家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中心,实现涉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企业民商事纠纷“一站式”诉前化解、集中审理、高效兑现,一年来办结案件579件5.8亿元。以涉侨解纷“一件事”维护海外侨胞权益。立足青田侨乡实际,打造涉侨专业化人民法庭,为涉侨纠纷提供调解、诉讼、仲裁、信访等一揽子化解方式和查询、咨询、公证、翻译等集约化解纷辅助服务,完善“海内海外联动调解、线上线下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被最高人民法院写入涉外审判工作报告,并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该法庭办结涉侨纠纷252件。以环资纠纷“一件事”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结合辖区自然资源,打造环境资源法庭,服务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构建保护、治理、修复、教育、利用“五位一体”保护模式,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1号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乌衣人民法庭
打造源头解纷品牌 服务基层治理
乌衣法庭地处苏皖两省交界,长三角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交汇地带,法庭服务两个乡镇、一个政务中心、四个工业园区,是滁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经济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近年来,乌衣法庭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保障发展。近三年来,法庭年均办案2233件、诉前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1.44%。2021年荣获“安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荣获“安徽省巾帼文明岗称号”,法治教育体验基地荣获安徽法院首批特色文化项目,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被《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等媒体相继报道推广。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优势夯实战斗堡垒
一是支部建在庭上。注重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以法庭党员干警为主体组建党支部,每名党员分别对接辖区基层组织,定期联合开展志愿活动,将司法服务以法庭为中心延伸至辖区家家户户,不断增强法庭凝聚力和战斗力,筑牢党建“主阵地”。二是树立品牌意识。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旗帜”的思路,将审判工作嵌入党建工作主阵地主战场,与辖区乡村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定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服务宣讲,从源头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三是强化队伍管理。聚焦“五个过硬”,围绕推进“智慧党建”,大力推进“互联网+党建”,建成滁州法院首个“党性教育馆”、党建有声图书馆,将传承红色司法基因作为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审判能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驱动力和风向标,激励党员干警在重大任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二、坚持创新服务,以源头解纷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一是打造“谯解纷”品牌。创新在村委会嵌入“云上微法庭”,远程整合各项解纷资源,实现法庭与区综治中心、矛调中心、乡村网格员在线互联互通,解纷网络以村委会为单位覆盖辖区全域,实现法律咨询、矛盾化解、巡回审判、普法讲座的线上运行,提升基层网格员化解邻里、家事、劳务等常见类型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主动邀请熟悉本地社情、说话有分量、处事有办法的老党员、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等群众身边人调处群众身边矛盾,让群众自治自理,形成“法官+网格员+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的“四合一”解纷模式,全力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老百姓不出村享受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谯解纷”平台运行以来,已帮助基层组织化解纠纷186件次。二是打造“源头解纷”品牌。设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与区总工会建立信息互通、合力解纷工作机制,对可能发生劳务纠纷的目标企业进行隐患排查、风险提示,对已经产生的纠纷进行诉前调解,近一年来共成功调解各类劳务纠纷166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薪酬542万元;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心灵驿站,利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合力,修复和治疗婚姻家庭关系,今年以来已调解成功各类家事案件349件,调解成功率超过70%;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与区经开区管委会签署《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合作协议》,建立创新企业“法务联盟”,构建“一企一策”司法服务机制,以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室为平台推动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走深走实。三是打造“行政争议诉前和解”品牌,结合行政机关高度集中法庭辖区的特点,组建专业化行政审判团队,挂牌成立滁州市首个行政争议诉前和解中心,加大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力度,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2年度行政案件数同比下降30%。
三、坚持保障发展,以能动司法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构建营商环境巡回法庭。联合党委政府,率先设立滁州市首个优化营商环境巡回法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巡回审判,高效化解园区企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商事纠纷;指导组建园区法务咨询团队,以企业力量防范化解自身矛盾纠纷。二是设置便民惠民巡回点。以法庭为中心,在2个镇综治中心设立巡回办案点,组建服务乡村振兴合议庭,选择事关乡村发展、乡风培育等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32次,实现典型引领示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打造法治教育前沿阵地。在法庭建设“法治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馆”,定期针对不同人群举办专题“法庭开放日”活动,将法院文化建设功能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传播法治文化、培塑法治精神,构筑起传播法治文化的新阵地,引导辖区群众形成自觉学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行为习惯。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2号
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法院才溪人民法庭
大兴调查研究 法护和美乡村建设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90周年,也是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年。福建上杭才溪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创作地,也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2020年以来,才溪法庭传承红色基因,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入察民情、治诉源、正乡风,以法治力量守护“模范之乡”,共建和美乡村,诉前化解矛盾纠纷853起,诉源减量21%。曾荣获“全国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深入调查民情,倾听民心民意
大力弘扬“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才溪乡调查精神,推行民情法官工作法,驻村入户查民情、听民意、访民忧,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一是用心“查”民情。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向法庭辖区6个乡镇90个行政村派出“一村(居)一法官”,设立12个民情收集点,创设“群众夜话”“小圆桌调查”等巡访办案新模式,下沉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两年来收集山林权属、合作开发等矛盾纠纷敏感点17个,建立民情台账226条,为纠纷预防化解夯实民情基础。二是真心“听”民意。履行“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职责,设立12个立法信息采集点,架起群众“连心桥”,开启民意“直通车”,两年来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5项法律草案提出建议14条,2条被采纳吸收,努力让民意以立法形式呈现。三是诚心“访”民忧。争当“模范才溪女”,联合女性代表委员和妇联、残联、民政女干部组建“巾帼志愿家访队”,每月至少一次到辖区低保户、单亲户、孤寡户、困难申请执行人“走亲戚”,话家常、说心事、解近忧,向妇联、残联发出《社会帮扶建议函》,争取帮扶资金、司法救助款5万余元,以温情司法服务促进基层和谐。
二、深化源头治理,多元联动解纷
针对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当事人情绪对立大、矛盾易激化的情况,凝聚多方合力,努力消减邻里隔阂、家庭矛盾,维护和美家园。一是打好“融”字牌。立足辖区家族观念重、热心乡贤多等特点,在24个村与乡镇司法所共建“乡融庭”司法便民驿站,融合“省人大代表家事调解室”和镇代表委员“家事茶话帮调室”,邀请代表委员、红色后代、族群尊长、志愿乡贤驻点解纷,以苏区精神、客家祖训、家风家训释法说理、情感感化,2020年以来化解邻里纠纷、家事纠纷313件,有效提升治理效力。二是练好“联”字功。建立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一庭两所诉非联动”机制,构建法庭、镇、村“三级微网格”,与妇联、团委等共设“妇女微家”“妇女儿童维权站”,2020年以来诉前合力化解纠纷271起,联合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1份,有效激发联动效能,工作成效被《法治日报》《中国妇女报》等刊载。三是念好“调”字诀。聘请10名调解(调查)员构建“专兼聘”一体调解队伍,对纠纷实行“斗式筛查”,多维度诉调衔接。推广应用在线调解平台,实现在线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等司法服务。2020年以来委派调解率95%,申请司法确认186件,调解后当场履行率85%,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三、深植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
立足乡土文化和民风民俗,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助推移风易俗,净化纠纷滋生土壤,共建和美乡村。一是借“智”谋良策。就离婚财产分割、抚养权纠纷、赡养问题、相邻关系处理等案件难点,积极走访机关、村居,开展主题调研座谈会10场,征集意见及发出司法建议25条,被综治平安、文明乡村创建主管部门吸纳。二是借“势”造氛围。在法庭内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设置心理疏导区、儿童观护区、“和”文化长廊,营造温情解纷氛围。成立“蒲公英”女法官家风家教宣讲队,开展赡养、继承、抚养、相邻关系等纠纷巡回审判、集中开展20余场次,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良好效果。三是借“制”树新风。倡导以“制”促“治”,助力乡镇开展“抵制天价彩礼”专项整治活动,指导辖区45个村将“倡导聘金彩礼不超过5万元”列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书面承诺“婚嫁从简、喜事新办”,助力才溪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2个村获评市级以上文明村,助推形成良法善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3号
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法院沙洲坝人民法庭
传承“红井”精神 深化劳动争议诉源治理
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瑞金市人民法院沙洲坝人民法庭传承和发扬“红井”精神,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针对所辖经开区企业数量增多、劳动纠纷多发态势,构建防范机制、组建解纷队伍、搭建联动平台,推进劳动争议诉源治理,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瑞金经验”。
一、深耕红色资源,构建劳动争议防范机制
法庭以赓续红色血脉为主线,发扬苏区干部“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40%的企业“无讼化”。一是建立“一企业一法官”机制。沿袭苏区时期结对帮扶、联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由法官结对园区103家规上企业,帮助企业完善劳动合同、人事制度,开展法律风险预防、隐患排查工作,张贴法官联系牌,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好找”。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秉承苏区时期“重调查、重证据”的司法传统,通过定期走访、接受咨询、来信来访发现潜在的劳动争议纠纷,及时与企业、工会、人社局共同研究分析,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三是建立普法宣传机制。践行苏区时期现场办案、以案释法的工作方法,推广“圩日法庭”,深入企业园区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巡回审判等活动,做好释法答疑,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提升劳动者法律意识。2021年以来,累计入企宣传106次,走访企业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巡回审判20余次。
二、扎根红色圣土,组建劳动争议解纷队伍
以提升劳动争议解纷素质为动能,借鉴苏区时期“轻骑队”经验做法,组建专业团队,切实提高案件处理的机动性,实现从“坐堂办案”到实地化解。一是组建“政法轻骑队”。选配精干力量成立团队,实现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倾心将劳动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诉。组建以来联合接访12次,化解劳动纠纷 56起。二是组建“帮法团”。积极回应新业态用工司法需求,成立由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组成的团队,强化对网约车、外卖配送、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劳动者法律保护,提升劳动争议解纷实效与专业化水平,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三是组建特邀调解队伍。返聘退休干部担任驻庭特邀调解员,倡导“调解优先、应调尽调”理念,针对困难职工和小微企业,依法调解,普惠便捷。2021年以来,特邀调解员参与调处涉劳资纠纷案件130件,调解成功65件。
三、激活红色基因,搭建劳动争议联动平台
以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抓手,持续深化和发展新时代“寻乌经验”,深挖更多“红井”,打造更多联动平台,推动实现90%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或撤诉处理。一是搭建“法庭+企业联合会”平台。邀请企业联合会联合解纷,挂牌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服务站”,推动劳动争议以非诉、调解方式解决。2021年以来,联合企业联合会诉前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2件。二是搭建“法庭入站”平台。在江西省法院率先探索“法庭入站”,由法庭进驻沙洲坝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运用“法官释法+代表说理”模式,针对性做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自2022年成立以来,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劳动争议纠纷18件。三是搭建“法庭+工会+人社”平台。创新“网格化”服务、“规范化”预防、“一体化”联动三化机制,以市总工会劳动争议化解“茶叙”工作室为主阵地,通过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请当事人围坐喝茶、叙情明理,让热茶暖心,纠纷融解,实现“杯茶解纷”。该平台成立以来,化解劳动争议案件210起,调解成功率达85%。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4号
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法院
枫桥两站全覆盖 诉源治理再升级
新安县法院针对辖区地域面积广、人民法庭服务半径大、群众解纷不便的情况,结合地区实际,秉持“低成本、易推广、好落实”理念,以“立足现有、不添负担”“便捷高效、广泛覆盖”为原则,创新推出“枫桥工作站”和“枫桥e站”,积极探索“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多种力量齐发”的诉源治理新模式,民事诉讼案件数量2020年下降11%、2021年下降5.8%、2022年再次下降5.3%,核心效率指标诉讼案件结案率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1、全省前5。
一、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打造共建共享智慧平台
新安法院创新建设“枫桥两站”,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一是线下建成“两级实体+行业特色”一体运行的“枫桥工作站”。坚持分层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布点,在非法庭驻地乡镇,依托综治中心、司法所设立;在中心村(社区),依托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立;根据地方特色,在旅游景点、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设立,如国家5A级景区龙潭峡。利用既有设备,整合现有资源,建成镇级、村级和旅游特色“枫桥工作站”16个,实现覆盖全县90%以上村(社区)。“枫桥工作站”作为基层法庭的延伸,为开展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材料收转、巡回审判、代为送达文书、咨询答疑等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二是线上创设全域覆盖的智慧司法平台“枫桥e站”。新安法院自主研发“枫桥e站”线上平台,全面整合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信息平台,兼容营商环境商会调解服务平台和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平台,在人口较多、案件较多、地域较远,具备一定信息化办公条件的村委会全面铺开,通过“四个一”(即一台电脑、一块屏幕、一个摄像头、一只话筒)为“枫桥工作站”插上智慧的翅膀,随时随地可开展庭审直播、网上开庭、在线调解、在线风险评估鉴定等工作。2022年下半年运行以来,通过“枫桥e站”共开展调解、开庭、联席会议156次,彻底打破传统司法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成为快速高效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矛盾纠纷的助推器。
二、“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多元解纷“新路径”
一是坚持“请进来”,凝聚纠纷化解合力。以“枫桥工作站”为平台,在各级“枫桥工作站”设立“枫桥调解室”,由乡镇综治中心派驻专职调解员,并提供经费保障,“法官+调解员”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四官”(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服务官)服务进村(社区),实现矛盾纠纷实时排查、就地化解。以“枫桥e站”为载体,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将调解员、网格员、乡贤、村镇干部等全部纳入法院调解名册,建立“四官”、民调员、村镇干部微信联络群,促进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以“专业审判+专业调解”“诉前委派+诉中委托”、常驻调解员与非常驻调解员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诉讼调解双向对接,构建起县镇村“三级一体”诉调无缝对接机制。2022年就地化解纠纷631起,极大降低群众解纷成本。二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无讼乡村”创建。77名干警深入308个村、社区担任“平安村官”“村民议事会名誉会长”等,“一对一”开展矛盾化解、法律咨询、困难帮扶等服务活动1169次。法庭实行“周三工作日”制度,定期到“枫桥工作站”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将“审判台”设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群众家中,以案释法,送法下乡,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化解矛盾能力。
三、“融入治理”与能力提升相结合,构建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格局
一是多措并举融入基层治理。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4个法庭主动对接辖区乡镇在平安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法治需求,提供风险研判和决策参考130余次,协助化解基层群体性纠纷31起,发挥法治参谋助手作用。建立“信息直通车”,制定人民法庭《“枫桥工作站”工作手册》,向各村(社区)发放便民连心卡,公布法官联系方式,群众可随时随地联系法官咨询、答疑。建立预约工作日制度,基层民调员日常排查发现且无法就地化解的矛盾纠纷,可提前和法官联络,预约时间联合开展调解工作。二是坚持“专业化+激励化”提升调解员能力素质。借助“两站”加强对各类调解力量统筹和指导,调解工作“一案一奖”激发动力,涌现出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朱社子、市金牌调解员柳新伟等调解品牌。统一组织业务培训,定期对辖区300余名村镇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等开展法治培训和调解能力培训,2022年开展培训7期1500人次,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础。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5号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
健全“融贯式”诉源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特点,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全资源全力量、贯穿矛盾纠纷发生全周期全过程,创新构建“融贯式”诉源治理新机制,将法庭建设与诉源治理、民生权益保障紧密融合,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和案件数量出现历史性“拐点”:2021年新收案件数出现建院以来的首次下降,2022年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15.13%,未结案件数同比下降40.7%,群众司法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推动综合共建共治,民生问题解于萌芽
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和主力军作用,完善联动机制、下沉司法资源,为群众提供就近、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一是贯通府院联动平台。探索调解程序前置,率先推动“@龙华民意速办平台”与法院解纷“融”平台对接,将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分拨至区各职能单位和街道社区先行开展调解,实现属地化解、职能化解。平台对接以来累计上传分拨矛盾纠纷1263件,办结1164件,平均7天回传处理结果。二是纵深推进庭街联建共治。推动街道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法庭庭长任副组长的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两列席两参加”。健全法官依法提前介入重大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涉某装饰公司953 件住房装修系列案、某农贸市场71户商铺租赁押金案等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三是优化法庭司法问需机制。打造“一街道一诉讼服务站”“一诉讼服务站一法庭专员”“一法庭专员一法庭法官”模式,推动司法资源下沉,2022年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和巡回审判活动92场。制定司法问需会、“书记茶话会”制度,定期开展现场走访和调研座谈,了解基层解纷需求和群众所急所盼。
二、推动加强“数智治理”,民生纠纷止于未发
以《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出台为契机,坚持“数治”“智治”相结合,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数字治理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主体责任落实。一是严格“万人成讼率”考核。完善辖区诉源治理考核指标,将“万人成讼率” 及“无讼社区”建设情况、专业调解队伍建设和司法确认情况、民生纠纷化解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将社区纳入考核范围,精准压实诉源治理多方主体责任,推动诉源治理从“法院单兵作战”向“各单位协同共建”转变。二是创新“块数据+”应用。依托法院智慧办案平台与区块数据智能底板,匹配当事人涉诉登记地址及网格登记地址,进行万人成讼率数据抓取,按月整理发布年度各街道、社区万人成讼率大数据分析报告及民生类纠纷数据,在全国率先将“万人成讼率”精确到社区,为精细化推动诉源治理、化解民生纠纷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培育“无讼文化”。实施人民法庭引领“无讼文化”工程,定位辖区内具有集群效应的特色街区,积极培育“无讼”品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2022年成功创建并揭牌三个“无讼社区”、一个“无讼数字园区”;打造“观澜河畔调解故事”“法律点亮”系列普法视频等诉源治理宣传品牌,累计制作视频15期,“二房东”出租问题房屋致租客触电身亡案等多篇普法推文阅读量达10万+。
三、抓好抓实公正效率,民生诉讼化于初起
紧扣“公正与效率”永恒主题,推动调、审、执无缝衔接,全面提升人民法庭实质化解纠纷能力。一是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夯实“街道(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设,突出法庭专员联络作用,法官一对一挂点社区指导调解。推动诉讼事项前置,做实调解过程中的争点归纳、送达地址确认、无争议事实固定工作,确保案件调解失败后快速进入审理程序。实行立案后法官全流程介入调解和调解员一跟到底机制,带动全院2022年诉前调解成功率上升17个百分点。二是完善民生保障格局。纵深推进“一法庭一特色”工程,人民法庭集中处理劳动争议、医疗损害、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等基层易发多发的民生类纠纷。推动“1号窗口”建设在法庭全覆盖,开辟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诉讼服务快调、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完善重点民生领域调解机制,打造劳动争议、医疗损害等特色调解工作室。三是发挥司法建议治理功能。坚持能动司法,就办案中发现的信用卡管理、劳动仲裁、恶意注销公司等现象及时向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用小切口推动大治理,2022年以来累计发送司法建议18件,回函采纳率100%。创新司法建议落实效果回访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被建议单位参与调研回访,合力做好司法建议“后半篇文章”。针对涉及重大涉稳纠纷化解等问题,向区委政法委报送专题报告4份,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6号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法院东路人民法庭
立足制度机制优势 打造基层治理桥头堡
东路法庭位于文昌市南部,管辖区域为翁田镇、东路镇、潭牛镇、公坡镇、东路居、华侨农场、海南省岛东林场地区,人口约15万。东路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专业化建设、法庭文化优势,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2022年东路法庭共受理案件916件,审结885件,在实现收结案良性循环的同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质效日趋向好。
一、立足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优势,推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延伸司法服务,助力多元解纷,推动诉源治理,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融入基层治理格局。法庭主动融入辖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将法庭党支部与镇村党总支结对,把“党建+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共建支部定期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和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例如,在办理东路镇堆头村民小组与潘某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双方对立情绪强烈,承办法官联合镇村党员干部带案下乡调处,使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二是完善多元解纷体系。依托乡村法治服务中心,横向建立与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及辖区村委会对接关系,纵向建立“村居、乡镇、法庭”三级网格相结合的解纷体系,形成综合治理大格局。法庭履行好法律指导、司法确认等职能,实现诉调无缝对接,为纠纷化解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2年以来,法庭委派案件82件,调解成功22件;联合司法所、派出所调解案件126件,调解成功64件。三是强化乡村诉源治理。将审判与诉源治理相结合,加强多发常见类型化纠纷的分析研判,向党委政府等部门及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促进纠纷源头治理。例如,2022年东路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发现,辖区翁田镇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案件多发,法庭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依法向翁田镇政府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法律解决方案。司法建议书发出后效果明显,今年该类纠纷案件同比下降34%。
二、立足专业化建设优势,推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以服务工业、助力农业、保障家事、护航教育为目标,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和类型化纠纷调解团队。一是助力工业园建设。主动服务辖区约亭工业园建设,通过定期进园区开展法治宣传、在园区设立巡回审判服务站点等措施,为工业园建设提供订单式普法、网格化司法等精细化法治服务,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风险,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自工业园开建以来,法庭共开展纠纷调处45件,园区项目纠纷最终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仅有2件。二是助力种植业发展。结合辖区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较快和纠纷多发的实际,依托乡村法治服务中心,组建“司法人员+人民调解员+乡村干部+乡贤能人”普法解纷团队,通过入村普法、带案下乡等措施,从源头上化解因种养殖产业引发的土地、相邻、侵权等纠纷。例如,2022年4月东路法庭通过依法审理因荔枝园放火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系列案,警示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谨慎防范危险,确保生产安全。三是助力文明家庭打造。立案之前先识别家事案件难易程度,对于双方争议不大、情感冲突不激烈的案件,力争通过诉前调解予以化解;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督促家长签订《履行监护责任承诺书》,对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人,依法发出《家庭教育令》,并跟踪落实情况;对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被家暴者的人身安全。四是助力校园法治。落实省委“护苗”专项行动部署,由庭长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带领法庭干警前往学校向学生们进行禁毒、反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普法宣传活动,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同时,对辖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落实“四访五帮”措施,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教,确保矫治成效。
三、立足法庭文化优势,推动拓展基层治理合力
借助文化力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发挥基层司法的宣传、引导作用,为乡村振兴铸魂。一是以文传法,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书香法庭—全民阅读示范点”,开展读书讲谈、法官沙龙、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将法庭打造成保障乡村振兴的法治文化阵地。一方面坚持以学抓管、以学提质、以学促审理念,通过学习铸忠诚担使命,增强基层司法服务能力;一方面邀请基层干部进法庭,组织帮教对象接受学习,并组织法庭开放日,向辖区群众传导法治文化。二是以文筑源,弘扬法治文化价值。积极推进移“法”于俗,指导村民订立新村规民约、整治陈规陋习。以贤传德涵养家风,开展“立家规、传家训”等活动;以文传德涵养乡风,联合辖区镇政府建设“乡村书屋”“文化广场”;以俗传德涵养民风,通过典型案例把公序良俗立起来,让善良风俗会说话。三是以文化诉,凝聚法治文化共识。与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建立“无讼乡村指导工作室”,将拓展后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以法治力量培育主流价值,引领文明新风,促进乡村和谐。创建“无讼村居”示范点,通过“口语化”讲法、“家门口”说法、“瞄靶式”送法,培育群众解决纠纷的法治意识和习惯。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7号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火花人民法庭
“小物业 大治理” 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嘉陵区是新城新区,近十年城区楼盘小区新增近100个,城区人口增长10余万。作为城区法庭,火花法庭以“小物业”开局,推动构建党政主导、法院主推、部门联动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近三年化解物业纠纷8000余件,实现城区基层“大治理”,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聚焦三化联动,提升高品质诉讼服务
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载体,高质高效化解物业纠纷,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一是集中管辖规范化,让服务更专业。针对物业纠纷爆发式增长、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矛盾愈演愈烈的特点,结合火花法庭综合性法庭的功能定位,出台《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物业审判工作运行办法》,明确将全区物业纠纷归口火花法庭管辖,设立物业纠纷调处中心,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区物业协会共同入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诉讼服务站、在线调解室、庭审直播点,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中心成立以来,年均处理物业纠纷2500余件,进入诉讼化解的约600件。二是纠纷化解一体化,让服务更高效。配置专业团队,由3名资深法官组成物业纠纷审判团队,实现简案快调快审、类案专调专审。物业纠纷小额速裁程序适用率100%,推行批量化、集约化审判、集中执行,健全“速立、速调、速裁”一体化快捷办案模式,降低群众诉讼成本,提升司法效率。2022年,全院物业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不足10天,自动履行率超过90%。三是巡回审理常态化,让服务更贴心。在街道和社区设立5个法官工作站、25个法官联系点,构建庭、站、点“片区法官”服务体系,打造“前端治源、中端解纷、末端释法”全流域解纷链条。推动“庭审进万家”活动,推行“小区开庭+庭审直播+庭后宣讲”,将庭审搬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二、凝聚合力,助推高品质物业服务
整合人民法庭、街道社区、房管部门等多方资源,用法治手段助推行业规范,提供更高质量物业服务。一是共推“优质裁判”,引导服务提升。针对部分物业企业*** 问题,定期推出示范裁判,对服务较差的物业企业,通过判决降低物业费标准,向物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12份,敦促提升服务质量。发布物业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引导业主依法维权,引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共建“黑白名单”,促进服务规范。联合房管部门建立“黑白名单”制度,由街道社区、业主代表等多方评价,通过司法大数据提出评价建议,让评价高、服务优的物业企业更有市场,让“黑名单”没有市场,甚至退出小区服务,倒逼物业行业规范服务。推动出台《嘉陵区居民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让物业矛盾整治成效纳入年度综治考核。三是共创“红色物业”,打造服务品牌。推进“党建+法治+物业”模式,联合推动希望城小区成立全市首个“红色物业”小区党支部,建立法治广场、普法课堂等,引导区内物业服务企业创建“红色物业”。组织物业企业专题培训,组织召开业主恳谈会,引导物业企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定期公开重大事项,降低小区物业投诉率和纠纷率。
三、多措并举,创建高品质无讼社区
深化诉源治理,推动“无讼社区”创建,从源头预防纠纷。一是推进业主共管,管好身边事。协同房管办、街道办,指导老旧小区、还房小区较多的3个社区,探索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书记或副书记任主任、8名小区业主为成员。通过议事协商机制,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共同参与居住小区治理,共同化解小区矛盾纠纷。二是推进网格包联,解决忧心事。选派法官和法官助理包联3个小区网格,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开展“问题小区”摸排走访,探索指导“三无小区”开展居民自治、引入物业企业,深度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和法治宣传普及。三是推进无讼创建,化解身边事。与辖区25个社区签订《“无讼”社区共建协议》,引导社区制定《无讼公约》,深入推进“无讼社区”标准化创建,推动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提升。目前,城区355个小区,有70个实现“无讼”,占比达19.7%。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8号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推动“无讼”乡村建设 助力基层治理
怒江法院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打造“一庭一品”为抓手,服务创建“无讼”乡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丰富多元解纷机制,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一、坚持强基导向,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理思路、谋发展。制定出台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常驻型+巡回型”助推“无讼型”人民法庭创建机制,探索“多元解纷、巡回办案、调解为主、速裁补充、精审兜底、审执衔接”的人民法庭工作模式,从党建引领、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巡回办案、“无讼乡村”示范点创建等方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二是抓试点、点带面。将人民法庭工作与无讼乡村创建紧密结合,组织全州法院干警到独龙江法庭驻庭,开展“举办一期人民调解员、诉讼服务联络员培训,组织一场以案释法入村到户、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教堂”等内容的“学楷模、强素能、促审判”助力独龙江无讼乡村创建活动,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1年至今独龙江乡仅有1起纠纷成讼,独龙江法庭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讼法庭”。三是优布局、强服务。调整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在全州没有人民法庭的乡镇设立16个诉讼服务站,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25个法官工作室,构建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诉讼服务站和法官工作室为支点的诉讼服务网络,延伸和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法触角作用。
二、创建品牌,深化诉源治理成效
一是用“双语”、优服务。针对辖区民族众多,群众诉讼能力弱的实际,各人民法庭均配备通晓当地民族语言的法官或法官助理、司法辅助人员,人民法庭少数民族干警占比达97.22%。实行“傈僳、独龙、怒、普米、白等民族语+汉语”的双语调解、审判、诉讼服务、普法全覆盖,全方位、常态化用群众听得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服务。贡山县法院在每一个村委会、安置点都安放了“移动微法院”“贡山法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在微信公众号上有怒语、傈僳语、独龙语版的诉讼引导和指南,满足群众解决纠纷多元化的期待,深受各族群众欢迎。二是尊民俗、树品牌。将不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善良习俗作为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的“催化剂”,深入开展“一庭一品”的特色调解品牌打造。称杆法庭结合辖区傈僳族家庭中嫂子地位较高,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都由嫂子出面解决的习俗,创建“玛腊”(傈僳语中对“嫂子”的称呼)调解品牌。2021年以来,“玛腊”调解员参与调解188件,调解成功150件,遇事找“玛腊”已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达比亚”是怒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匹河法庭结合辖区怒族群众能歌善舞的习俗,将怒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达比亚”融入调解工作,形成了“达比亚”调解品牌,奏响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和弦”音。“火塘”是怒江少数民族家庭中取暖、照明、做饭及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聊天唠嗑的重要场所。人民法庭将“夜间法庭”“田间地头法庭”“背包法庭”“车载法庭”等与“火塘”调解相结合,在巡回办案中,特别是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围着火塘释法明理解心结,化解纠纷促和谐,“火塘调解”已经成为常态。三是强指导、联调处。全州人民法庭立足乡情、村情,加强与乡直各部门和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和基层调解委员会的多元联动,探索建立法官进村组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机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化。对村社干部、基层网格员、联防员、人民调解员开展“法律明白人”日常培训;与案件高发的村组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开展联动调解,推动形成“矛盾前哨反应灵敏,基层组织人情感化,人民法庭辨法析理”的工作格局。2022年以来,全州9个人民法庭通过非诉机制化解纠纷231件,巡回审判率达90.48%,调撤率达89.39%,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7.97%;2022年诉讼案件同比下降5.72%,诉源治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59号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人民法院羊达街道中心人民法庭
立足民族地区实际 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街道中心人民法庭位于国道109客运、货运必经之地,每天有大量的旅客、货物集散,辖区有一个工业园区和多个物流中心,常住有汉、藏、回、土家等十多个民族1.7万余人,该区也是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目前法庭配备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1名,特邀2名律师任调解员;街道向法庭派遣综治、司法、信访等专干5名,多方力量集中办公,共同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形成矛盾纠纷调处三项机制,组建的“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成为街道开展基层综合治理工作主平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主阵地,初步形成“法庭+多元解纷体系”司法服务品牌,受到当地党委高度肯定和群众广泛好评,2022年被当地评为“诉源治理先进单位”。
一、推进镇庭共建机制,打造基层解纷新平台
堆龙德庆区作为拉萨的西大门,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往来频繁,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且复杂多样,为服务保障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羊达街道将原来分散办公的综治中心、司法所、人民调解室、信访室集中整合至法庭,组建“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又逐步引入妇联、交警、心理咨询等行业精准、专业解纷力量和村居两委、网格员、双联户长等基层解纷力量,推动法院与各类解纷组织力量融合、资源融通,将“碎片化”解纷力量有效聚集,形成镇庭共建、共同解纷大格局,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域覆盖、多方参与、多元共治。自2021年运行以来,联调各类矛盾纠纷303件,调解成功率97%,
二、优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建立调处中心首次接待、先期化解,驻庭法官与街道再联合化解以及法庭委派调解、司法确认三级矛盾纠纷处理体系,具体做法上,首先由网格员、联户长报告纠纷,调处中心接待分流,驻庭司法所、信访室、调解员分层化解纠纷,其次法庭联合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参与化解,最后由人民法庭受理并开展诉前引导和调解,或再进行委派调解,司法确认,三级体系互为补充、互相联动。二是人民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中心与网格管理四方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调处中心成为当地群众广为知晓的“办事中心”“解忧中心”。三是法庭充分发挥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在联调机制运行过程中积极提供专业指导,常态化开展培训,帮助提高人民调解员、村居两委、网格员等基层解纷力量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努力促进辖区化解矛盾纠纷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建立行业联调闭环机制,打造诉源治理新格局
针对辖区民族聚居、住户集中、家事邻里矛盾纠纷易发的情况,法庭与区妇联建立合作备忘录,将“堆龙德庆区龙姐维权服务中心维权站”引入法庭,并联合街道在法庭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将涉及家事邻里纠纷分流至“维权站”进行联合处理,2022年化解家事邻里纠纷10件,为8个家庭提供心理健康疏导,促进和谐家庭建设。针对该区域车流、人流、物流量大的实际,法庭与街道派出所交警队建立“道交一体化”工作机制,搭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理羊达平台,形成交警队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导化解、法院指导并予以司法确认的化解道交纠纷模式,运行以来共协助化解50余起纠纷,完成司法确认6件,标的达100余万元,受益群众100余人次,行业联调机制在矛盾纠纷调处中的关键作用逐步显现,大量相关纠纷在调处中心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缓解诉讼压力。2021年法庭受理涉羊达街道辖区案件391件,2022年下降至257件,同比下降34.27%,诉源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0号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创建引领强基导向 创新推动诉源治理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拓展完善服务保障职能建平台,创机制,强规范,重实践,树典型。全市55个人民法庭持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多措并举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围绕“传承+创新”“机制+规范”“调研+实践”“榜样+宣传”四条工作主线,构建起连接139个乡镇、辐射1673个行政村、惠及247.8万人民群众的诉源治理推进模式。
一、“传承+创新”,强创建激发内生动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康法院率先开展“五好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将“队伍建设好、审判质量好、服务态度好、内部管理好、设施装备好”作为建设标准,推动人民法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步入新时代,创新开展“司法规范化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持续激发法庭建设活力。2021年,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启动人民法庭建设标准化、工作规范化“两化”建设,安康法院将“两化”建设与“司法规范化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深度融合、统筹推进,锚定党建工作加强、审判团队优化、法庭功能完善、装备设施齐全、诉讼服务便捷、案件质效优良、参与治理深入、司法保障有力“八项”目标,掀起新一轮人民法庭建设热潮。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法庭”10个、“达标法庭”42个,市级“司法规范化人民法庭”24个。
二、“机制+规范”,建平台担当职责使命
坚持发挥制度引领的保障作用,建立人民法庭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诉源治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先后印发《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指引》《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十条措施》《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实施办法》等十余项指导文件,明确了“聚焦功能完善,深化参与治理;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司法保障,强化职能发挥”的人民法庭建设新要求。推行“诉服团队”入驻综治中心联动模式,构建“法庭+基层组织+调解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案件审理+普法宣传+司法建议”法治宣传方式。形成了“三力联调”“无讼新村”“紫阳模式”等一批安康法院诉源治理经验。辖区内两级法院受案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举措取得实效,着力推动诉源治理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夯实。
三、“调研+实践”,重提炼增强工作效能
把总结提炼、实践推动作为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人民法庭庭长论坛”,交流实践经验、提炼工作良策;完善激励制度,鼓励干警开展人民法庭工作专题调研。2021年以来,围绕法庭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全市共有86篇调研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推送法庭报道510余篇。理论文章《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在《人民法院报》刊载,调研报告《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路径选择》在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中获二等奖。人民法庭服务保障实践与调研宣传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工作效能实现倍增。
四、“榜样+宣传”,树典型引领强基导向
以法庭工作为重点,全市法院先后培树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旬阳法院赵湾法庭”、“全国模范法官”赵湾法庭庭长骆云桥、“全国优秀法官”紫阳法院洄水法庭庭长伍贤畅、“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郑安宁等国家级模范典型。2021年、2022年先后选送旬阳法院赵湾法庭《优化“三个服务” 建设“三型法庭” 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汉阴法院涧池法庭《创新“3+3+N”工作模式 破解“人”“案”难题》工作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2021年,以法庭真实案例改编的微电影《新秋菊打官司》获评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中央广播电台《今日说法》等单位主办的第八届金法槌奖微电影类一等奖。近年来,全市法院调整充实190余名干警进入基层法庭工作,投入人民法庭建设资金2600余万元,全市50.81%的民商事案件在法庭高效化解。人民法庭阵地建设的成效逐渐显现,服务基层治理的触角愈发延伸,助推诉源治理的措施更加有力。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1号
陕西省富平县人民法院淡村人民法庭
红色铸魂促治理 司法为民践初心
富平县是陕甘边革命老区,淡村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故里。近年来,淡村人民法庭将红色基因、红色法治文化传承与审判工作高度融合,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狠抓源头治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法庭先后荣获“全国法院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全省十佳法庭”、全省法庭“两化”建设第一批示范法庭等多项荣誉。
一、汲取红色营养,推动诉源治理有新站位
淡村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富平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传承习老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收集整理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主要成就、马锡五审判方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关于人民司法思想的文献资料,建成了富平县人民法院“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育室”。教育室的建立,为法官干警学习交流、用人民司法思想凝心铸魂提供了平台,使干警在办案过程中牢固树立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宗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同时,法庭党支部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思路,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利用“青年法官论坛”“法官夜校”“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育和红色法治文化学习,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站位、专业素养及司法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用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培根铸魂育人。
二、传承红色基因,创新诉源治理有新举措
淡村人民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运用和实践新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探索符合辖区实际的法庭工作新模式。一是创新诉源治理新机制。以法庭为中心,建立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联调联处机制,构建“百姓说事、民警说案、法官说法”工作体系;邀请村组干部、乡村贤达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打造平安和谐“无讼乡村”;发挥10个法官工作站作用,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走访调研,做到关口前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多元解纷,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创建“怀德巡回法庭”特色品牌。依托普法讲座、普法宣传点、微信视频号等载体,紧扣巡回法庭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群众诉讼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普法宣讲定期化、巡回审判便民化、纠纷调处日常化、指导调解常态化,实现普法宣讲、审判“五进”、平安建设宣传、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 等工作一体开展。三是推广“网上枫桥”经验。根据法庭工作性质,实行便民利民措施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运用“互联网+调解”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突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推动矛盾纠纷在线解决,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创立专业化团队。发挥法庭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党委政府、基层村组、妇联、司法行政等力量,组建“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书记员”团队,在法庭配备调解员、助力矛盾化解,推进诉调一体工作机制。开展婚姻家庭、相邻权、赡养抚养等纠纷专题宣传、法律咨询50余场次,引导群众自觉遵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根植红色沃土,促进诉源治理有新成效
淡村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治理为了群众、稳定依靠群众、成果群众共享”为目标,将诉源治理新理念融入审判工作,以红色法治文化的强力“引擎”,凝聚诉源治理工作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围绕“弘扬传统、坚定信念、司法为民”等主题,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合党建”主题党日、“政法干警培训日”等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青年干警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牢记为民宗旨。近年来,法庭作为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用,指导基层组织化解邻里纠纷、涉农民工权益纠纷等80余件次,成功调解各类案件100余件。今年以来新收案件首次实现同比下降,诉源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法庭先后被县委政法委确定为“政法干警人民司法思想教育培训基地”,被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西北政法大学确定为“青年干警、实习学生教育培训基地”,被西北政法大学确定为“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2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永丰渠人民法庭
坚持强基导向 融入基层治理
打造“党旗下、马背上、指尖上”的为民型人民法庭
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永丰渠人民法庭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司法职能,以阵地和机制建设为抓手,巩固扩展人民法庭建设成果,形成“党旗下、马背上、指尖上”极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人民法庭工作新模式,更好回应各族群众司法新需求。
一、“党旗下的法庭”熠熠生辉
近年来,永丰渠人民法庭坚持党建引领与诉调对接紧密融合,构建以人民法庭为支点,精准对接基层力量的纠纷综合治理格局。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组成员包联人民法庭工作制度,每月深入人民法庭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参加基层组织生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选派党性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哈萨克族党员法官担任人民法庭庭长,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优势,日复一日在温馨毡房调解室化解矛盾,月复一月到边远牧区调处纠纷,赢得当地群众广泛赞誉。建立联动机制。人民法庭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辖区基层党组织联动,研究制定《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方案》《矛调中心矛调纠纷化解流程规范》等配套制度,依托党建+“三进”平台,构建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法官、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支书协调联动的网格化诉源治理体系,联合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90余次,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指导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就地解决矛盾纠纷,近三年诉前调解纠纷747起。
二、“马背上的法庭”殷殷为民
为解决辖区农牧民居住分散偏远,参与诉讼不便等难题,坚持巡回审判,传承“马背法庭”“毡房法庭”优良传统,就地调处实现“纠纷从哪里来,调解回哪里去”。深化巡回审判。以“马背法庭”为基础,以社区、村委会、学校、企业为联络点,在辖区9个村(社区)设立便民诉讼服务站,5个乡镇设立法官工作站,常态化推进“法官进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在预防、化解纠纷等方面作用,通过车载、马背、步行等方式,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农牧区每一个角落,法官年均深入农牧区走访36次,行程9000公里,覆盖面积2000平方公里,近三年开展巡回审判90余场,有效服务基层群众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积极打造“枫桥式法庭”。创新“法庭+”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模式,依托“温馨毡房”调解室、“赛力克”特色调解室等平台,邀请辖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干部、地方乡贤等入驻“特邀调解室”,建立23人精干调解队伍,设立中心法官工作站,形成人民调解+驻庭调解+特邀调解的多元联动解纷机制,通过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实现矛盾纠纷“三不出”。近三年,通过该机制调解案件600余件,调解率90%以上,诉前调解适用率70%,成功率99%,申请执行率保持在20%以内。
三、“指尖上的法庭”久久为功
永丰渠人民法庭紧跟时代发展,注重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着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人民法庭,为辖区群众提供诉讼便利。便捷高效上下功夫。强化接待窗口双语服务和导诉功能,利用线上办案平台,发挥电子诉讼功能,打造一站式、无障碍诉讼服务机制,构建线上线下通办和法官值班工作模式,农牧民群众不出村即享受线上调解、网上立案、文书送达等便捷诉讼服务,依托科技法庭实现高效便捷的网上开庭,辖区偏远农牧民群众动动手指就能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近三年受理案件1433件,结案1402件。其中,网上立案1063件,在线开庭531件,电子文书送达成功率达92%以上。特色服务上做文章。联合科大讯飞公司试点研发部署多语言智能翻译平台,实现汉、哈、维三种语言和文本互译,8秒就能完成20页哈萨克语判决书翻译,为传统马背法庭插上现代信息化翅膀。自2021年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2500余人,审理双语案件128件,双语裁判文书翻译应用率达97%,因语言不通影响诉讼难题得以破解。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3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师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米兰人民法庭
构建“走出去 请进来”诉源治理模式
让法治“罗布泊”沁润沙田
米兰人民法庭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位于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管辖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近年来,米兰法庭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能动司法服务大局,通过构建“走出去 请进来”的诉源治理模式,整合罗布泊南缘这个米兰小镇的多方力量,实现矛盾源头化解、纠纷一站式解决、诉前调解率不断上升、诉讼案件不断下降的良性运行机制。2022年以来诉前调解率同比上升13.90%,诉讼案件量同比下降48.78%,万人成讼率仅为0.21%。
一、审判资源“走出去”,主动融入团镇治理体系
米兰法庭在连队社区建立“法官联系点”,通过大数据类案分析、日常矛盾排查,梳理辖区治理短板。通过线上线下指导、联席座谈、互通信息等方式,将治理隐患向团镇党委和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为政府治理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为满足边远山区职工群众司法需求,法庭干警常年奔走于海拔3200米、年均气温1.5℃的高寒缺氧地带,以旁听庭审和法治宣传为抓手坚持巡回办案,边走边说、边审边教,办案普法齐头并进,小症大疾一起诊治。
针对辖区多发频发纠纷,法官主动加入居民微信群,通过线上答疑、抖音直播、普法漫画等方式打造居民学法用法“朋友圈”。协调发动8名网格长、44名网格员、329户联户长排查矛盾纠纷,激发基层治理自治动能,探索出“法庭+网格”就地纠纷调解模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网格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综治力量“请进来”,建立集成一体解纷模式
米兰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与基层党建、基层调解组织、基层信访化解、基层模范人物联动,依托基层党委、基层组织、基层群众,推动实现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发挥,真正做到“大事不出团,小事不出连,矛盾不上交”。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畅通渠道、疏通民意、强化治理、服务群众”为宗旨,集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行政、公安等力量到法庭合署办公,形成“人民法庭+N”的办公模式,实现“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按照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矛盾梳理分流、统一协调纠纷调解的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推送到对应部门进行诉前调解,对不能调解化解的依法审理并及时作出裁决。2022年至今共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977件。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时间快、零成本、可执行优点,开启办案短平快模式,对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组织调解的案件,符合司法确认条件的,引导职工群众进行司法确认。这种低成本解决职工群众矛盾的方式得到辖区职工群众广泛认可,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2022年至今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944件,占全部案件的95.58%,平均用时不超过10天且无一件进入执行程序,切实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了诉讼前端。
作者:张乾 胡天昊丨编辑:于淏淳
来源:政信理财网,更多详情请咨询理财顾问:136-2194-8357(微信同)
本文链接:http://www.iwenqu.com/zxdt/1450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wenq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四川成都简阳两湖一山投资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政府债定融 两湖一山规划最新消息
- 四川成都简阳两湖一山投资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政府债定融 简阳两湖一山投资有限公司
- 包含四川成都简阳两湖一山投资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政府债定融的词条
- 四川成都简阳两湖一山投资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政府债定融 四川两湖一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