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政信 » A级央企信托-768泰州市非标 泰州信托公司

在线服务

A级央企信托-768泰州市非标 泰州信托公司

84°c 2024年02月09日 02:53 精选政信 0条评论
  移步手机端

1、打开你手机的二维码扫描APP
2、扫描左则的二维码
3、点击扫描获得的网址
4、可以在手机端阅读此文章

  

中国重型卡车前五家企业产销分析

资讯动态

  长安汽车多个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奖”:9月14日,从苏州“2016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奖”的评奖现场传出捷报。长安汽车的《汽车主被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多轮角逐将一等奖收入囊中,《长安CS75全新SUV平台开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开发技术》两个项目获二等奖,《乘用车形变铝合金零部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三等奖。长安汽车包揽4大奖项,在中国汽车行业中位居领先地位。

  广西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日前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土地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全区计划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04座,新增充电桩2.6215万个。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汽车进口量结束19个月下滑市场回暖: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海关汽车进口量达到9.2万辆,同比出现19.3%的正增长,结束了此前连续19个月的下滑。排名前十进口汽车品牌进口量同比增长43.7%,是结束这一市场下滑态势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奔驰品牌进口车增长最大,前十品牌中仅有大众下跌。

  乐视汽车首轮融资10.8亿美元:互联网造车近期又有新进展,乐视汽车最新宣布,10.8亿美元首轮融资已经完成。投资人包含央企、国资和民营机构,包括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

市场分析

  中国重型卡车前五家企业产销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8月,国内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产销222636辆和232546辆,生产环比增长9.15%,同比增长20.51%;销售环比增长10.21%,同比增长15.37%,销量增幅在7月份实现月转正后,8月份再扩大近5个百分点(6月销量同比微降0.87%,7月销量同比增长10.54%)。

  2016年8月,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同比大增44.24%,增幅较7月( 33.51%)进一步扩大;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市场同比增长22.98%,增幅较上月( 13.71%)也是有所扩大。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8月份大增44.24%的良好表现使其继续蝉联卡车市场月度最佳细分市场。

  重型卡车产销情况

  2016年8月,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产销46670辆和49341辆,产销环比分别微降0.31%和0.78%,同比分别大增54.55%和44.24%,产销量增幅双双呈现出增长态势(7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99%和33.51%)。

  8月份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产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一汽集团(8864辆)、东风汽车公司(8624辆)、陕汽集团(7616辆)、中国重汽(7519辆)和北汽福田(5178辆),5家合计生产37801辆,占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8月总产量46670辆的81.00%。

  2016年8月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产量表(单位:辆)

  

  由上表可见,环比上月,8月重卡产量前5企业三降两增;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是无一例外全部实现增长,增幅最高的东风汽车公司,8月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达76.36%。8月份,产量前五家企业中有两家实现产量环比、同比双正增长。分别是陕汽集团和中国重汽。

  8月份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销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一汽集团(9938辆)、东风汽车公司(9574辆)、中国重汽(8485辆)、陕汽集团(6918辆)和北汽福田(5476辆),5家合计销售40391辆,占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8月总销量49341辆的81.86%。2016年8月份,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同比增长44.24%,增幅较上月的33.51%进一步扩大。8月份,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仍然没有一家企业销量过万,但7、8两月33.51%与44.24%的增幅着实让人对接下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很是期待。

  2016年8月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销量表(单位:辆)

  

  由上表可见,环比上月,8月重卡销量前5企业有涨有跌;与2015年同期相比,5家企业可以说全部交上了不错的答卷,增幅最高的一汽集团,达到72.86%,增幅最低的北汽福田也达到了26.15%。8月份,销量前五企业中东风汽车公司和陕汽集团两家企业实现环比、同比双正增长。从累计销量看,2016年1-8月,重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同比累计增长19.74%,具体到销量前五企业来看,5家企业累计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累计增幅最高的也是一汽集团,达到69.07%。上月累计销量增幅刚刚转正的东风汽车公司( 0.54%),经过9月份的再接再厉,累计增幅进一步扩大到3.95%。

  中型卡车产销情况

  2016年8月,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产销15928辆和16462辆,产销环比分别增长8.95%和14.69%,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5.68%和22.98%。

  8月份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产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东风汽车公司(4959辆)、重庆力帆(4506辆)、一汽集团(2858辆)、成都大运(742辆)和安徽江淮(700辆),5家合计生产13765辆,占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8月总产量15928辆的86.42%。

  2016年8月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产量表

  (单位:辆)

  

  由上表可见,环比上月,8月产量前5企业三增两降;与2015年同期相比,产量前5企业除一汽集团(-18.76%)外全部实现增长。8月份,产量前五企业中,东风汽车公司、重庆力帆和成都大运三家企业实现了环比、同比双正增长,而一汽集团则遭遇了环比、同比双降。

  8月份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销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重庆力帆(6059辆)、东风汽车公司(3693辆)、一汽集团(2851辆)、庆铃汽车(825辆)和成都大运(812辆),5家合计销售14240辆,占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总销量16462辆的86.50%。

  2016年8月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销量表

  (单位:辆)

  

  上表可见,环比上月,销量前5企业仅有一汽集团(-5.09%)出现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两家企业出现下滑,分别是一汽集团(-20.58%)和庆铃汽车(-23.96%),增幅最高的是重庆力帆,达到惊人的203.10%,8月份,销量前5企业中三家实现了环比、同比双正增长,分别是重庆力帆、东风汽车公司和成都大运,而一汽集团则遭遇了环比、同比双降。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力帆8月份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销售6059辆,同比增长203.10%的成绩使其跃居月度销量排行首位。从累计销量看,2016年前8月,中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市场同比累计增长16.52%,累计增幅较上月( 15.70%)有所扩大。具体到销量前5企业来看,有3家企业前8月累计销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重庆力帆和成都大运两家企业的累计增幅均超过50%,一汽集团和庆铃汽车两家企业的累计销量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016年1-8月物流运行稳中有进

资讯动态

  福建25个物流园今年力争完成投资25亿:从福建省经信委获悉,今年福建省将重点推进15个以上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福建省物流园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按计划,福建省25个物流园区全年将力争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福州的3个物流园区计划投资6.3亿元。

  台州物流业“十三五”规划出台:近日《台州市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据了解,到2020年,台州力争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10%左右。规划项目总投资530亿元,共涉及50个项目。“十三五”期间,台州实行“558”大物流战略,构建“水陆一体、设施完备、多业联动、错位发展”的物流发展新格局。

  兰州与13城市签订《中欧班列货运集散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了加强兰州市与中欧班列城市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方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中欧班列货运集散业务领域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在9月20日召开的2016“一带一路”中国(兰州)国际跨境电商物流大会上,兰州市与西安市、广州市、杭州市、成都市等13个城市的代表签订了《中欧班列货运集散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市场分析

  2016年1-8月物流运行稳中有进

  进入8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的综合作用下,物流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物流总费用规模小幅增长,增速持续回落;物流服务价格总体低位运行,短期波动幅度有所增大。

  一、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1-8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45.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与1-7月基本持平,保持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

  

  二、物流需求结构明显改善

  1-8月,物流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在社会物流需求的结构中,工业品物流需求企稳回升;国际物流需求趋于改善,进口物流需求量增速有所加快;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快消品、食品等单位居民物流总额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工业品物流需求企稳回升。1-8月,工业品物流总额135.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1-7月持平;8月当月增长6.3%,增速比7月加快0.3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一方面采矿及高耗能等传统行业物流需求降幅有所收窄。8月份,采矿业物流需求同比下降1.3%,降幅比7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5%,7月份为下降4.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8%,降幅收窄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持续加快。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装备制造业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4.3%,汽车制造业增长21.4%,增速均超过20%。。

  ---进口物流需求量增速有所加快。1-8月,国际物流需求有所改善,进口物流总额增速总体平稳,进口物流量增速有所加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6.6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0%,增速比1-7月回升1.3个百分点。

  从不同品类看,铁矿砂、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1-8月,我国进口铁矿砂6.7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3%;原油2.5亿吨,增长13.5%;煤1.56亿吨,增长12.4%。

  ----民生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1-8月,民生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5.1%,增速比1-7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网上零售市场稳中有快,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5%,增速虽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9个百分点。

  三、物流费用规模增速继续回落

  1-8月,社会物流总费用6.0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年内增速较同期持续回落。

  

  其中,运输费用3.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0%;保管费用2.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3%;管理费用0.9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7%。

  四、物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1-8月,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保持平稳增长。物流业总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1-7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

  五、物流服务价格低位运行

  2016年以来,物流服务价格总体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持续低位运行。进入8月,公路物流价格指数环比回落,回落幅度有所增大;海运市场运力过剩,价格指数环比由升转降。

  公路物流运价连续走低。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2016年8月为96.9点,比上月回落4.5%,比上年同期下降5.7%。月内除第五周小幅回升外前四周呈现“连续回落”的走势,月指数达到年内较低水平。

  海运价格环比回落。进入8月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力过剩情况有所加重,运价上涨势头明显减缓,8月交通部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857.9点,环比由升转降,比上月回落2.2%。1-8月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854.2点,同比下降0.8%,总体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煤炭、粮食货种运价指数环比回落,金属矿石、成品油货种运价指数环比回升,原油货种运价指数持平。

  总的来看,8月份物流需求增速总体平稳,其中工业、国际物流需求有所回升,物流运行积极变化明显。从先行指标看,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为54.8%,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6%,虽有小幅回落,但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进入三季度随着传统生产、建设旺季的到来,以及稳增长、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后期物流运行将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陈惠仁谈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资讯动态

  湖州长兴正式启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日前,湖州市长兴县正式启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立足好标准、定位好产品和好企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品质,全力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前期基础上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

  华中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应用于航天科研单位:航空航天制造是国家重点领域,一直以来大量使用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目前,华中数控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研制的高档数控机床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选用,成功用于批量加工航天卫星零件,实现了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在航天领域的突破。

  澳大利亚对华研磨球作出反倾销终裁:9月1日,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研磨球作出反倾销终裁: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常熟市龙特耐磨球有限公司倾销幅度为3.0%;河北Goldpro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倾销幅度为51.5%;江苏Yute研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倾销幅度为43.3%;其他中国公司倾销幅度为95.4%。

  陕西兵工制造为“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提供助力:中秋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在本次发射任务中,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三个型号的推进剂产品,具备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燃烧稳定、能量输出可控等优点,分别应用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动、级间分离、侧推分离和器箭分离等多个分系统中,为“天宫二号”的圆满升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价格数据

  浙江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走势图(2016年3-8月)

  

  由图所示:浙江省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自2016年3月--6月 是一个稳步回升的节奏。但是7月突然一个产量的减少,其弱势延续到8月份,似整个行业一样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市场分析

  陈惠仁谈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一、中国经济的新情况

  1、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

  众所周知,中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如今已经七年多,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超过10万亿美元也过去两年多了。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GDP是10.9万亿美元(增速6.9%),是第一名美国(增速2.43%)的60%,是第三名日本(增速0.47%)的2.7倍,是第四名德国(增速1.69%)的3.2倍,更是印度(增速7.57%)的5.2倍。在全球进出口贸易方面,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96万亿美元,占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排在第一位。2016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形势低迷的背景下,各主要经济体出口贸易大多呈现两位数的负增长,而中国出口额仅为小幅微降(-7.8%),在世界贸易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不降反升”。上述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稳稳的站在世界第二位的台阶上,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经济体量和增速都如此之高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引擎。

  2、中国经济的运行状态

  受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的阵痛。特别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内部结构性矛盾凸显、要素成本上涨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在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区间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消费取代投资成为对GDP增加贡献度最大的因素;内在因素则是发展动能切换和发展模式升级等结构性调整迫切需要推进。

  近几年受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增速也随之不断下降。201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1%,较2010年下降9.6个百分点。近期随着中国政府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措施的推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下行趋缓的态势,结构性调整效果初现端倪。2016年1-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从季度增长情况看,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在6%左右的区间内小幅波动,工业增速趋于稳定。工业经济结构方面,2016年1-6月,采矿业增长0.1%,远低于工业增速。在重点化解过剩产能行业中,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电解铝产量下降1.9%。与之相对的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和工业运行趋稳,其波动变化主要是反映出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升级对经济运行冲击的消纳反应。

  3、对未来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2015年底,中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变化新特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随后又进一步明确了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需要着力实施的“三去一降一补”五项重点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主要内容是:去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去库存,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库存;去杠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和杠杆水平;降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不合理负担;补短板,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补短板,促进结构调整。2016年7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强调,“确保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因此,上述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影响中国经济、机床消费市场和产业运行走势的主要内部因素。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如2015年8月启动的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速;“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稳步实施,中国对外投资加速促使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和产业链间的互动更深入、更频繁;中国正在推动多个单边和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等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大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费市场,也是一个在世界上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中国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持乐观态度。”

  二、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1、总体情况

  如前所述,近几年受中国经济、投资增速放缓和需求结构升级影响,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总规模呈现阶段性下降的状态。下面分别从金属加工机床和工具两个主要细分产品领域介绍消费、生产和进口的变化情况。

  金属加工机床的消费额从2011年达到最高后到2015年大致经历三个台阶式的下降。第一个台阶是2011-2012年的相对高位,分别为390.9和

  382.8亿美元;第二台阶是2013-2014年的显著下降,分别为319.1和318.3亿美元;第三个台阶是2015年至今的小幅下降,2015年机床消费额为275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是129亿美元,同比下降9.2%。金属加工机床的生产走势与消费额的变化大致相似,也基本形成与消费额同步的三个台阶式下降。2016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生产104亿美元,同比下降8.8%。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虽然也呈现下降,但第三个台阶并不明显,这主要由于进口在后期的下降逐步趋缓。2016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40亿美元,同比下降6.1%。

  中国工具消费市场在经历了一个缓变的“龟背式”增长后,于2015年呈现显著下降。2015年工具消费额45亿美元,同比下降12.1%。2016年上半年工具消费额19亿美元,同比下降20.8%。其中,中国工具生产额的运行趋势与消费额基本同步,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低端切削刀具的需求大幅萎缩。工具进口额的波动并不大,2016年上半年工具进口额7亿美元,同比下降6.2%,这与进口工具主要是面向中高端领域且中高端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有关。

  虽然经历了显著的下降,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全球机床消费和贸易数据[1]显示,2015年中国机床消费额排在世界第一位,占全部的34.8%,是排在第二名美国的3.7倍;2015年机床进口额占世界第一位,占全部的20.6%,是排在第二名美国的1.9倍。根据今年上半年相关数据估算,预计今年中国机床消费额的降幅将进一步收窄,还将保持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地位。

  注[1]:来源美国Gardner商业媒体

  2、结构性变化明显

  近期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和产业的显著特征就是结构性变化明显。下面从细分领域和进口两个方面分析结构性变化。

  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传统工业领域需求低迷。从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分析,2016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30个细分领域中,投资增速呈现增长的占66.7%,投资增速呈现下降的占33.3%,2015年底的数据分别是86.7%和13.3%。从增速看,2016年上半年投资增速在两位数以上的细分领域分别是:文教、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7.1%)、食品制造业(15.9%)、纺织业(1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2.3%)、医药制造业(11.7%)。2016年上半年投资降幅在两位数以上的细分领域分别是: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34.9%)、烟草制品业(-17.7%)、运输设备制造业(-11%)。从投资额上看,前三位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31亿美元)、化工产品制造业(999亿美元)、通用设备制造业(902亿美元);后三位分别是烟草制品业(13亿美元)、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9亿美元)、化学纤维制造业(81亿美元)。

  金属切削机床降幅趋缓,金属成形机床仍未见底。无论是市场消费额还是生产数据,近期金属切削机床的降幅都在收窄。2016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83亿美元,同比下降3.5%,与2015年底相比,增速回升10.9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46亿美元,同比下降17.9%,与2015年底相比,增速下降5.6个百分点。近几年中国机床消费市场结构升级加快,突出表现是非数控机床需求快速萎缩。由于金属切削机床细分领域进入调整较早,调整进行的比较充分,数控产品占比也不断提升,所以已经开始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结构。与之相对的金属成形机床细分领域,调整才刚刚开始,非数控需求的快速下降必然会带动市场下行。

  低端工具需求下降进一步反映低端制造业开工不足。2016年上半年进口切削刀具细分商品中,硬质合金刀片同比增长2.8%,普通车刀同比下降10.9%;硬质合金镗刀同比增长12.9%,普通镗刀同比下降13.1%;硬质合金钻头同比下降1.4%,普通钻头同比下降9%。从2015年至今,以高速钢钻头、车刀、铣刀等为代表的高速钢标准刀具销售大幅下降,降幅大致在30%左右,这与非数控机床销售和使用大幅萎缩的趋势相呼应。由于工具消费反映制造业的开工率情况,刀具消费结构性变化也间接反映制造业中设备使用情况的结构性变化。

  进口来源上的变化,2016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来源前5名分别是:日本(11.9亿美元、同比-9.6%、份额30%)、德国(10.8亿美元、同比4.8%、份额27.1%)、台湾地区(4.2亿美元、同比-17.4%、份额10.5%)、韩国(2.9亿美元、同比-17.3%、份额7.2%)、瑞士(2.2亿美元、同比-0.2%、份额5.6%)。切削刀具进口来源前五名分别是:日本(1.9亿美元、同比-6.7%、份额29.4%)、德国(1.2亿美元、同比-18.9%、份额19.5%)、瑞典(0.6亿美元、同比24.7%、份额10.2%)、台湾地区(0.6亿美元、同比-5.4%、份额9.9%)、韩国(0.5亿美元、同比9.9%、份额8.3%)。

  进口结构上的变化,2016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前3位的是:加工中心(15亿美元、同比-7.3%、份额45.9%)、磨床(5.5亿美元、同比9.2%、份额16.8%)、特种加工机床(4.2亿美元、同比-10.2%、份额12.8%)。金属成形机床前3位是:冲剪折机床(3.1亿美元、同比-3.9%、份额43.7%)、锻造机床(1.9亿美元、同比-24.1%、份额26.8%)、压力机(1亿美元、同比-38.8%、份额14.1%)。切削刀具前3位是:硬质合金刀片(2.8亿美元、同比2.8%、份额40%)、钻\攻丝工具(1.3亿美元、同比-11.7%、份额18.6%)、铣刀(0.9亿美元、同比-6%、份额12.9%)。

  3、新挑战与新机遇

  随着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呈现下行趋势以来,总会有关心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人提出“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的引擎是不是要熄火了?”的疑问。我们觉得,回答这个问题要远比提出这个问题复杂,也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深入分析。主要是因为当今中国经济体量很大,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历史最高,涉及政治、经济、地区发展、人口、文化习惯、资源环境、产业体系、资本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因素错综复杂,远非其他中小体量的国家可比,也不是仅靠哪个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就能分析清楚的。下面将从中国当前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政府政策导向,浅析一下未来中国机床消费市场所可能面临的新挑战和遇到的新机遇。

  在分析中国经济运行现状的部分已经明确的指出,近几年的下行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床工具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在国内用户产业需求发生变化和结构调整升级时显然不可能独善其身,肯定会随之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近几年重型机床制造企业受能源、钢铁领域需求变化而出现严重业绩下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这些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不适应和如何去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是当今在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中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中国有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就中国工业化程度和消费潜力而言,这些新挑战本身就孕育着更多的新机遇。首先,中国工业化还未完成,不少基础环节和设备条件还很薄弱,上升空间巨大。通过对照“工业4.0”对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划分,中国工业中只有极少数领域处于“工业4.0”阶段,大多数则处于“工业3.0”的中前期阶段,甚至还有一定产业或企业处于“工业2.0”阶段。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近十几年中国市场消费结构中总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是非数控机床产品。这种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意味着未来机床工具消费的稳定需求,也许总量上没有历史上的大,但附加值一定会比之前高。其次,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并拥有众多优质的劳动者。这些优势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在未来服务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由于中国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的质和量都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为弥补劳动力的短缺和成本上升,未来对制造装备的要求将在高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不断提升。前几年投资高速增长过程中形成的部分中低端机床存量会因为这种提升而被提前淘汰或改造,而并非等到其寿命到期。我们估计,这部分需求将随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爆发性增长。最后,就是与中国经济规模增长和国际地位提升相匹配的节能环保要求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床工具消费水平的升级。如医疗、航空航天、国防工业、能源、交通和电子信息等制造领域的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自动化和复杂条件下的制造需求解决方案,要在更优的单位能耗生产率下实现中国经济和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掉进水里不一定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被淹死。中国市场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为包括国际机床工具制造商在内的成长型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挑战将成为各位成功者的纪念品。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机床消费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需要公平开放

资讯动态

  重庆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基地落成:据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产业园区获悉,总投资6.5亿元的兴国集团总部基地及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一期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年底将正式投产。这标志着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添一支生力军。该新能源汽车材料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达114亩,包括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及零部件轻量化项目的生产和研发中心、新能源电动车电机、电池,为国内外各大汽车、摩托车、卡车等主机厂和集团内部新能源汽车配套。

  上汽通用将密集投放新能源车:日前,上汽通用公布了新能源产品的详细规划,并宣布凯迪拉克CT6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型、别克君越全混动和雪佛兰迈锐宝XL全混动将于年内上市。据上汽通用方面透露该公司新能源战略的具体规划:2016年三大品牌主力平台推出全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2017年实现全系标配发动机智能启停技术,并在别克品牌旗下推出新一代增程式电动车;2018年开始,在新产品上逐步普及推广48V微混技术,实现智能启停技术的更新换代;2018到2019年,别克和雪佛兰将各有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市。

  陕西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投产:9月20日,陕西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在渭南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实施”形式,计划分3期建成10GW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已投产的一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线,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

  光伏组件价格跌势未歇 带动中上游供应链续跌:随着印、美两大光伏市场展会相继展开,市场需求已不若八月冷清。然展会中厂商为争取订单,使得组件价格下滑快速。本以低价著称的印度市场持续要求更低报价,电池、组件均价都再创新低。而本来受到双反税率影响而有较高现货价格的美国市场,也因为厂商的激烈竞争、海外零税率产能相继成熟,使得现货价格下跌明显。下游价格频传失守、也带动中、上游价格持续跌落,中国多晶硅由于成交量不高,价格混乱,传已有成交价低于RMB100/kg。中国市场跌价,也牵连到非中国市场的料价走跌,后续多晶硅价格仍有为期不短的跌幅。

  华电重工中标国家核准最大整装海上风电项目:华电重工21日发布公告称,近日中标国家核准的最大的整装海上风电项目,金额约为18亿元人民币,华电重工将尽快与国家电投集团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就合同内容进行洽谈并签订正式合同。中标该项目对于稳固公司海上风电工程的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价格数据

  2016年7月能源产品产量情况

  指标

  本月

  1-本月

  当月增速(%)

  累计增速(%)

  原煤(万吨)

  27000.7

  190079.9

  -13.1

  -10.1

  原油(万吨)

  1672.3

  11834.9

  -8.1

  -5.1

  天然气(亿立方米)

  103.1

  793.8

  -3.3

  3.1

  煤层气(亿立方米)

  6.3

  43.1

  10.5

  9.4

  液化天然气(万吨)

  49.1

  350.9

  15.1

  37

  原油加工量(万吨)

  4531.9

  31186.3

  2.5

  2.5

  汽油(万吨)

  1054.2

  7477.1

  1.6

  7.8

  煤油(万吨)

  344.1

  2272.8

  9.9

  9.7

  柴油(万吨)

  1473.5

  10182.1

  -2

  -2.5

  燃料油(万吨)

  201.6

  1520.8

  -0.5

  11.8

  石脑油(万吨)

  283.2

  1902.6

  18.6

  14.4

  液化石油气(万吨)

  285.2

  1961.5

  18.6

  18.1

  石油焦(万吨)

  224.1

  1471.9

  8.1

  1.3

  石油沥青(万吨)

  257.8

  1854.5

  1.5

  7.1

  焦炭(万吨)

  3731.1

  25322.2

  -0.8

  -3.8

  发电量(亿千瓦时)

  5506.1

  33120.5

  7.2

  2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3888.5

  24487.5

  4.4

  -1.9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236.5

  6049.2

  12.7

  13.2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198.1

  1162.6

  18

  24.5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49.9

  1209.5

  25.9

  14.8

  煤气(亿立方米)

  806.4

  5712.1

  5

  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市场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需要公平开放

  从1999年算起,到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7年,其间,国家政策起到了主导作用。时至今日,骗补、补贴方式、上游核心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等等,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简要梳理过往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从背景与现状、发展四大阶段及特点、政策分析及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与现状

  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从大的背景来看,主要是解决环境污染、石油消耗,同时提升产业升级。

  1.1燃料消耗法规推行末,排放标准快速升级,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推手

  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相关办法规定乘用车生产商的燃料消耗平均值从2015年末的6.9L/100km,到2020年需降低至5L/100km。从笔者过往对广汽、长安等调研反馈来看,5L/100km对于汽车生产厂商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我国的排放标准是参考欧洲标准制定的。两者的比较见下图。国I标准,我国与欧洲的差为9年,目前十一个省市推行的国V标准与欧洲的差仅为4年,当2020年国VI标准的推行,我国将与先进国家基本持平。

  燃料消耗与排放法规双管齐下,推动各大厂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并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打下第一根桩。

  

数据源:日本大和证券

  1.2.多级补贴点爆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缺口巨大

  

  2014年4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频发。39个地域,合计88个城市,自愿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名单,享有中央的财政补贴。此外,上海、北京、广东等地以及部分城市市级下属区,由上而下对新能源汽车形成3级补贴。

  据中汽协数据,至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4倍,2016年上半年,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126.9%。据国家电网数据,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的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与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草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政策法规的四大阶段及未来重点

  2.1四个发展阶段及共同点

  梳理我国新能汽车政策,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开发期(1999-2009),国家“863计划”;

  第二阶段市场化进入期(2009-2012),“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十城千辆”;

  第三阶段试验性普及期(2013-2015),“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以及各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第四阶段成长摸索期(2016-2020),“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的实施,第四阶段油耗法规的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修订、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低速电动车标准、“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骗补调查等等。

  四个阶段的共同点如下:

  1)由上及下的管理模式,中央主导推进,对各地方通过政策补贴加以诱导。

  2)发展规划遵循5年一个台阶的模式,战略有高度,但政策推行阶段,各部级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多头管理,出发点和利益点不同。

  3)初期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入壁垒设置存在缺失以及地方政策的本地保护,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成为主要力量。

  2.2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五大关键:

  1)车载电池产业的核心化;

  2)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民间资本参与奖励;

  3)公共领域占比从30%提高至50%;

  4)新能源汽车品质及安全性提高,参与门槛提高、过程监督强化;

  5)财政补贴的有效化及合理化(碳积分制度),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查。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四大重点:

  1)蓄电与EV电力的合理利用模式创新

  2)蓄电网络运营管理的模式创新

  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充电模式的创新

  4)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模式的创新

  以上四个领域分两步推进。第一阶段(2016-2018),涉及的模式创新的基础研究以及初步实施,第二阶段(2018-2025),互联网+能源产业及其市场化的成形。

  三、政策分析及问题

  3.1偏重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培育以及推广普及,一直以来以政策补助为主要推手,在初期发展实现了积极作用。从1999-2015年的相关政策发布数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关系分析结果来看,政策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数据源:日本经济产业省报告

  随着十几年的井喷式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快速进入市场扩张期,以往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面对市场化进行转变。在地方,发达省市借助原有资源,构筑隐形地方保护壁垒,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向中央“邀功献媚”,欠发达省市非情愿的补贴支持,加重自身负担。

  此外,多级部门的合作管理,利益纠葛,权利分配,也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3.2产业发展上量而质不动

  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的普大喜奔的背面,是国际竞争力的不足。目前,除比亚迪等少数企业的少量车型出口国外,我国新能源整车企业及动力电池企业,基本属于窝里斗,并未产生类似于日产聆风、特斯拉、LG、松下等占据国际市场的强势企业。

  大量的中小企业,拉低产业水准,浑水摸补。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来看,推荐车型竟然达到数百个,品牌数十个。

  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经营困难小型国企,借助整车生产资质,在新能源领域捞一把;二是地方政府为业绩,大肆扩张新建新能源基地;三是个别号称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组织,在监督核查认定等过程中,与生产企业与政府机构大搞联盟,打造权利高地。四是以普及推广数量作为衡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标准,过于粗放,也是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骗补的内在原因之一。

  3.3政策补助标准以及释放对象偏向生产者

  补贴的收益对象,名义上是消费者,但整车企业可以通过价格上调,变相领取补贴。以乘用车以续航里程和单位质量能量密度为基础的补贴标准,过于简单,也是让企业钻空子的原因。

  从资金补贴到税金补贴,或许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好办法。

  3.4创建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环境刻不容缓

  某些国字号整车企业,借助合资品牌的利润的发展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车,从表面看是件好事儿。但对于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市场占据高地的私营企业来讲,并不不公平。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来看,也达不到高效的目的。

  笔者个人见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的第一刀,就是给各大国字号企业断奶,放开持股比例的政策红线,放开的目的不是让国外公司一家独大,而是让一些没能力自己吃食的企业自谋生路,别再浪费资源。

  3.5充电基础设施不足

  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决条件。2013年9月,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此后,相关标准及政策陆续颁布,但进展缓慢。

  原因有三。一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计规划、国土、电力、民生民政等多个部门,谁来统筹规划,破冰斩棘,模糊不清。二是,非汽车领域的参与者居多,同时国有背景的企业,无论在联盟设立、标准制定以及资源分配上,政府面前话语权过重,打击民间资本的参与意愿。三是,单纯依靠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很难获得利润,不差钱的投资者意在抢占端口,阻碍更多投资资源的汇入。

  其实,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足,不是方法的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这碗梗谁多喝几口的问题。

工业大数据将是智能制造发展关键

资讯动态

  中国智能硬件产值两年后达5000亿: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的《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指出,到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这为我国未来3年智能硬件发展规划了目标。

  天津滨海新区抢占机器人产业潮头:截至2015年末,天津市机器人保有量约为1.28万台,平均使用密度为40台/万人。一半以上的企业在使用机器人,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有91%的企业应用到了工业机器人。依托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新区围绕机器人产业积极打造发展载体,聚集创新型企业,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特色领域形成优势。根据天津市的规划,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将实现总产值120亿元,新区将在本轮产业发展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

  台湾远传电信公布台湾首个5G实验室:据悉,台湾移动电信运营商远传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远传电信FET)日前宣布,携手爱立信已经完成了台湾首个5G实验室的构建。FET表示,该实验室,同时也是全球第25个5G实验室,是全球第九个实现1Gbps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的实验室。

  2016中国3D打印行业年度评选启动: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由当前的159亿美元增长至35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1%,其中打印机和耗材占约一半,其余的是软件和服务。而在8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增材制造多次被提及,凸显出国家对于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企业和行业人士投入技术创新、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以及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大便利、引导行业良性快速发展,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OFweek3D打印网共同举办的承办的“OFweek2016中国3D打印行业年度评选”将于11月17日全网公布评选结果。

  工业智能制造大数据服务平台落户沈阳:9月13日,东网科技与源讯、新骏、德国中德工业4.0联盟在东北超算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大数据服务平台。根据协议,三方将通过整合工业4.0、智能制造的完整解决方案和智库资源,借助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展开合作,支撑东北工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市场分析

  工业大数据将是智能制造发展关键

  智能制造其实是一系列热点技术的总称,它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全面深度互联为支撑四大特征,其目标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工程师刘钊介绍说,我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有着世界最为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在多个工业领域具有产量优势。制造业增加值达22万亿美元,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高达21%。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高铁、核电、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全球领先,中国信息产业用户数量世界第一,业务应用快速发展,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部分骨干企业已初具国际影响力,形成了涵盖软硬件研发制造、网络设施建设运营、信息服务等主要领域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互联网大国。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制造支撑产业,智能制造装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产业已成雏形,但市场份额依然有限。刘钊分析说,主要原因是我国智能制造在核心关键技术依然受制于人;我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企业实力与规模与国外龙头企业如西门子、GE等存在一定差距。

  结合本届通信展,刘钊认为,参展多家企业在工业网络化和工业大数据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探索。网络化方面,国内企业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装备网络化改造已经展开。传统生产装备的网络化改造大体有两类路径,一是基于新增传感与网络接口的叠加方案,二是基于对传统工控协议进行增强改造的优化方案。叠加方案适用于在不对已有机器设备进行大规模更新换代的基础上增加数据采集能力的场景,如中国电信为潍柴动力一号车间进行了网络改造,利用无源光网络(PON)、LTE等技术,实现了数百台机床设备的联网改造。优化方案适用于传统技术无法适应新需求的情况,如华为与川仪合作,对传统工业总线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将传输速率从传统的31kbps提高到200kbps,基本满足了现场数据传输的需要,但这种改造还需要后续标准化工作的支撑。

  在工业大数据方面,刘钊认为,工业大数据已经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而新型工业数据平台将会成为构建智能应用生态的关键。随着跨界融合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型工业数据平台开始涌现,横向整合了多个环节的数据,纵向打通了企业管理层与生产现场层的数据,为深层决策优化提供了基础。以GE为工业互联网专门打造的Predix平台为例,其核心能力在于对底层设备数据的感知采集、协议转换、网络传输与平台集聚,并通过开放API和共享软件开发工具,实现企业用户或第三方自主开发智能应用,进而形成丰富多样的智能制造应用生态体系。目前在国内,如中国电信、华为、和利时等企业都在围绕新型工业数据平台开展战略布局。

  更多行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微信菜单“橙e有料。

来源:政信理财网,更多详情请咨询理财顾问:136-2194-8357(微信同)

本文链接:http://www.iwenqu.com/jxzx/1433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wenq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政信理财网购买流程

注明:

余老师专注信托、定融、债券、基金等领域,从业多年,经验丰富!

为中高净值人群提供专业、安全的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

锁定关注本站即可实时查询,及时获取《最新产品+最新进度+最全资料》
政信理财网

评论(0)

赞助政信理财网

发表评论:


【顶】 【踩】 【好】 【懵】 【赞】 【表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