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债权定融计划 蒙自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11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州长 刀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的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州人民政府的履职开局之年,也是困难叠加、难中求进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疫情反复等系列超预期因素影响,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4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全省第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438.1亿元,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排名较上年度有新提升;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475.8亿元,增长77.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9亿元,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3元,增长5.7%。
(一)精准发力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面推行州级领导包保县市和挂联重大项目责任制,成立项目谋划、推进专班,建立“五大项目库”和固定资产投资“红黑榜”制度,开展项目观摩推进和“大比武”,着力化解用地、资金、审批等难题,项目推进的力度和效果明显提升。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4批次69个、总投资344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34个、到位资金11.9亿元,争取专债资金19.2亿元、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金13.7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210亿元,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投资大幅增长,教育投资增长203.4%、能源工业投资增长179.6%、农业投资增长140%,水利、卫生、旅游、生态环保、能源以外工业等领域投资均有较大提升,交通和房地产投资占全州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75%降为6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机场四期改扩建、回利河水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黎明大桥、曼桂水库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勐远至关累高速公路、纳甲河水库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有效增强了发展的支撑和后劲。
(二)坚定不移抓产业、调结构,动能转换持续推进
着眼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多措并举应对普洱茶产业进入周期性低谷,筹措2400多万元奖补资金激励企业稳增长,协调重点企业抱团共同开拓市场,推动勐海茶厂、陈升茶厂发挥龙头作用,实现普洱茶综合产值252亿元。全面推动橡胶产业升级发展,田野、曼列等胶厂完成技改,勐捧二胶厂落地落户,橡胶产量大幅增加,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天然橡胶原材料加工基地。持续推进文旅+康养有机融合,获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康养度假旅游名城称号。101个傣药地方饮片标准成功获批,百解胶囊等5种傣药制剂入选新冠治疗用药目录。积极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新增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备案企业15家,实现边民互市进出口贸易额48.7亿元。抵边自然村在全省率先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网络交易额、零售额全省第三。柚子、浆果等热带水果稳量提质。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水产苗种产量全省第一。建立普洱茶、橡胶产业“链长银团”机制,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迈出新步伐。推广新技术102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云南省专家工作站4个,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第三,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2.7%,增速全省第六。
(三)多措并举抓统筹、促振兴,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有效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564亩、闲置土地2851亩。“两违”整治持续开展,机场净空拆降工作圆满完成,排查经营性自建房2.1万栋,改造老旧小区78个,复工烂尾楼项目16个。景洪“两江一城”景城融合项目加快推进,勐海、勐腊县城面貌有新提升,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有效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两个增收”三年行动,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最小。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4户,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二。编制完成85个村庄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412公里、农村厕所9258座,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0个。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创建和美丽乡村大比武,创建省州县各级美丽村庄200个、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246个。
(四)坚持不懈抓改革、扩开放,动力活力有效激发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程度达97.4%,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压缩至半天,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0天,招投标申请材料减少45%。在全省率先完成参照管理单位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设置。积极配合昆明市完成磨憨镇托管工作。经济、农村、国企、医疗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中老铁路通车以来,西双版纳段累计发送旅客255.7万人次、货物381.4万吨,货物品类扩展到近2000个品种,境外经老挝辐射到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勐满通道和关累、打洛口岸联检楼提升改造有序推进,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贸易总额全省第一。为3万余户市场主体“退减降缓”税费21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服务业企业22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2户,有效注册商标增长率全省第一。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设立招商引资专班,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7次,引进项目58个、州外到位资金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8万美元。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支持引导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升级创新,曼听御花园、南腊河星光夜市成功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五)持之以恒抓环保、护生态,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生态环境各类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全省排名提升5位。制定出台《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我州入列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查处森林资源案件2109起,完成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6万亩,营造林5.3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启动建设景讷乡香茅种质资源保护小区,建成大卡州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和野象谷、望天树2个自然教育基地,顺利实施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试点项目,圆满完成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边会承办任务。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稳步推进,野生动物肇事农作物理赔标准有新提高。强力推进绿美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建成省级美丽县城1个、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6个、州级绿美村庄200个。
(六)用情用力抓民生、增福祉,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领域的占比71.3%,“10件惠民实事”全部得到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4万余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1.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11项傣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供养率100%。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3个,完成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1所,“两县”实现“3岁入园、6岁入学”目标,义务教育“双减”“双升”扎实推进,中考、高考质量大幅提升。3家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两县”传染病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传统医药联盟会议。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10个,18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云过泼水节”直播和微博累计点击量过亿。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有效化解66个小区、2.7万余户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七)精准高效抓防疫、守安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科学精准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成功果断处置多起疫情。认真贯彻“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全力抓好医疗救治、药品保供和重点人群防护,实现全州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数、受伤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大幅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化解政府性债务24.9亿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加强,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再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荣誉。深入推进“八五”普法,积极调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法治西双版纳”“平安西双版纳”建设取得新成效。地震、红十字、残疾人、侨务、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八)从严从实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服从州委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州监委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8件、政协提案118件,满意率100%。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坚持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和“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整体工作效能得到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坚持不懈反腐倡廉,政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得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州监委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和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州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西双版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自身优势发挥不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名气和实力、资源禀赋和发展成效不相匹配。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任务艰巨,债务包袱沉重,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压力巨大。三是发展中的短板明显。产业“小散弱”、项目“少缺劣”、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振兴差距大、城镇化推进慢、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这些短板严重制约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工作中的弱项突出。在抓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效能提升等方面办法少、力度小、成效差,还需再下大功夫。同时,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部分指标未达预期。对此,我们将深刻反思,坚持问题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的目标和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和总体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云南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科学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西双版纳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三步走”奋斗目标、重点任务。这些部署和要求,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谋划工作、推进工作、落实工作的“总体遵循”和“行动纲领”。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建州70周年大庆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客观分析当前西双版纳发展的现状和形势,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央、省近期系列会议释放出的抓发展、稳经济强烈信号,新冠疫情雾霾逐渐消散晴朗的客观事实,中老铁路通车一年多来带动沿线加快发展的喜人形势,国家出台支持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利好政策,全州上下在思发展、谋发展中促进了思想认识、奋斗目标、工作重点的高度统一,为我州下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带来了重要机遇。我们要冷静应对挑战,紧紧抓住机遇,全力加快发展。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强化使命担当,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一是紧跟核心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守根本性的大原则、大道理,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顾大局的角度思考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双版纳路径,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是毫不动摇紧盯新目标干出新成绩。把今年的各项工作摆到“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战略安排中,紧盯加快“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有效促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和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协同统一,全力推动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文化润州、创新强州、和谐安州年年有新进步。
三是坚定不移贯彻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树牢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处理好“稳”和“进”、“速度”和“质量”、“重点”和“全局”的辩证统一关系,落实“六个更好统筹”的科学策略,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是积极主动顺应新期待创造新生活。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问题导向,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入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精准施策、靶向操作,整体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各族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是全力以赴打造新效能树立新形象。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倡导“当好公仆、做实干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干、教着干、帮着干、带着干,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凝聚力、战斗力,打造敢担当、善作为的干事“铁军”。
三、2023年的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具体安排,将按照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着力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落实。
(一)坚持项目带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发展质量。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勐远至关累、勐海至孟连、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和机场四期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神秘谷大桥、勐醒至绿春高速公路,开工景洪至240高速公路和国道G219改扩建工程,完成交通投资160亿元。加快实施回利河、曼龙河水库和景洪电站水资源利用等工程,开工建设勐阿、田房等水库和三县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水利投资14亿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房地产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稳定增长,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完成房地产投资125亿元。持续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加快“光热水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完成能源工业投资35亿元。扎实推进陈升3000吨普洱茶生产基地、天邦橡胶年产10万吨技改等项目建设,启动澜沧江、流沙河流域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新建5G基站449个,进一步提高能源以外工业、教育、卫生、旅游、农业、生态环保、数字经济等投资的比重,完成投资137亿元。强化投资保障。紧盯国家、省重大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围绕我州重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补短板,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确保州级前期项目库投资总额动态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储备超过40%。扎实推进勐龙至打洛高速公路、关累港综合码头、勐海和勐腊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实施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观摩和“红黑榜”制度,大力推行项目投资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加快处置好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问题,力争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00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30个以上,新开工和在建项目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30%以上,产业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的40%左右。提高招商实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招商,健全完善全州统筹、县市联动的招商引资“一盘棋”机制,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紧盯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细分领域单项冠军精准出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生命周期服务好招商项目,实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引进超10亿元项目50个以上。
(二)打好“三大战役”,全面塑造发展优势
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抓好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打好资源经济提质战。突出抓好胶园提质、加工攻坚、企业升级行动,推动橡胶加工向混炼胶和密炼胶升级、向乳胶制品深化,加快橡胶木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开工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仓库,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户,完成橡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90亿元。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推动茶叶初制所全部规范达标,积极研发速溶茶、茶含片、茶饮料等快捷茶品,开发茶食品、茶日化品、茶保健品等衍生产品,推进茶机械、包装、器具、茶仓等配套产业,加快全国普洱茶科创中心建设,完成普洱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70亿元。建设傣药南药优质原料基地,健全傣药材及饮片标准体系,做深做精生物医药加工制造业,鼓励医疗、康养机构推广和使用傣医药产品,完成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5亿元。建设一批特色水果核心区和优势区,实现“农田到餐桌”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加强果品分级、包装、保鲜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推动进口热带水果在我州集散分销、落地加工,完成热带水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80亿元。打好口岸经济升级战。深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促进开行跨境旅客列车,推动中老国际货运班列规模化运行,实现西双版纳段年发送旅客280万人次以上、货物360万吨以上。大力实施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口岸通关数字化转型,继续保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领跑全省。加快建设勐满、野象谷等重要节点冷链物流设施,促进“公铁水空”联运发展。创新口岸业态模式、完善口岸服务体系,鼓励边民互市多元化发展,积极推进产品落地加工,推动肉牛进口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积极争取关累、打洛获批为进口粮食、水果、冰鲜、药材指定口岸,争创中国(西双版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口岸+通道+城镇+产业+物流”联动发展,完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09万吨、贸易额619亿元。打好园区经济扩能战。深入实施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各类规划和“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设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外企业入园进区。推动勐养和关累港物流园区、勐龙和打洛边合区、勐混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建设,支持勐腊县城工业园区、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引导勐海产业园区在全省错位竞争,形成多级衔接、功能互补、梯次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全面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经营模式,完善园区服务保障,强化亩均效益、亩产税收导向,加强考核评价管理,不断做实、做强、做大园区经济。积极推广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开展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促进数字经济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管理向数字化转型,完成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08亿元。
(三)突出文旅引领,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积极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特点和趋势,推动旅游业加速回暖、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消费业态模式持续创新,促进消费全面升级。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紧紧围绕世界旅游名城定位,扎实推动产业发展“七转型”,高水平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打造“旅游革命”升级版和“云南旅游新标杆”。高标准完善功能配套,推动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免费WiFi,新增康养度假精品酒店、等级旅游民宿10个以上,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10个以上、休闲旅游步道15公里以上。高品质建设旅游项目,推动景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勐仑热带雨林艺术小镇等项目加快建设,谋划实施“澜沧江湾”文旅商融合聚集区、告庄西双景拓展区、世界普洱茶公园等一批产业带动大、综合效益强的文旅康养项目。高质量打造精品景区,支持野象谷、望天树、大益庄园争创国家5A级景区,力争将告庄西双景、勐巴拉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层次推动业态创新,聚焦“文茶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培育“旅游+”和“+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周边游”和“微度假”,引进康养品牌2个以上,打造一批高品质、有特色、多功能的康旅融合项目、农旅一体化项目和旅游商业综合体。高水平做好宣传推介,多渠道拓展旅游市场,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旅游城市的协同联动,积极谋划建设澜湄国际风情旅游带,充分运用好西双版纳超级IP,推动旅游业实现大跨步发展,完成文旅康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700亿元。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深挖线上线下消费潜力,开展汽车、家电、餐饮零售等促消费活动,促进重点消费、大宗消费扩面增量。大力发展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和社区便利店,积极培育中央厨房、同城配送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文化、体育、家政、娱乐等服务业规范化、智慧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发挥告庄西双景、融创广场、泼水广场、沙湾等商圈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推动特色酒店民宿、餐饮街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网红打卡点”,让内需市场活起来、热起来。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四)抓实“三农”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时代“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一户一策”精准施策,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坚决根治欠薪,建立完善土地规范流转和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扶持乡村能人领办、创办特色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2.77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促进标准化养殖和林下经济扩面提质,推动食物供给多元化。加快推进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培育新品种3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本地农产品自给率,降低物流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9:1。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持乡土风貌和民族特色,促进乡村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建成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206个。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农村厕所8111个,实施农房抗震改造1275户,提级改造农村公路350公里,推动更多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积极改进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广应用网格化、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注重统筹兼顾,扎实推动城镇化发展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打造宜游、宜居、宜业和韧性、智慧城市。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三区三线”管控,加快推进州、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高质量编好控规、做好城市设计,形成优势互补、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体系。完善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景洪中心城市首位度和两个县城的综合承载、辐射带动能力,加速景洪—勐海同城化和勐腊—“试验区”—“合作区”融合发展,推动勐罕、勐仑等中心乡镇和勐满、打洛等口岸集镇特色化发展,加强农场场部和沿边城镇带建设,抓好与昆明市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工作。加强建设管理。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3个,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充电桩、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坚持精细管理和文明提升统筹推进,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巩固提升创文、创卫、创园成果,下大力气解决好交通拥堵、逢雨必涝、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打造绿美亮点。突出热带雨林特色,促进山水林城共融,在景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好补绿、添色、增香、引水、塑形等文章,着力提升澜沧江、流沙河沿岸景观,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进城,让绿色和生态渗进城市肌理、融入城市血脉,切实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和吸引力,推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4%,全力打造“绿美云南新典范”。促进人才集聚。持续推进“五个一百”人才引进计划和“六项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建设“智慧人才平台”,落实“雨林惠才卡”各项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人才扎根西双版纳。落实好经常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做强县域经济。支持县市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旅、边贸、农业、生态等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县市对标先进、争先进位、竞相发展。
(六)深化改革开放,力促发展动能提升
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积极改善发展环境、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实体、提质发展。完成“一张网”供电改革。巩固深化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成果,加快农场企业化改制进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用好用足RCEP优惠政策,深度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提质升级。用好各类政策,支持磨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试验区”在引领全州对外开放上发挥更大作用。深化与周边国家在农业、环保、国际产能和科教文卫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积极办好“泼水节”“边交会”和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滇中经济圈的全方位合作,积极承接人才、技术、产业、资金转移。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落实“一颗印章管审批”,研究制定更多政策“工具箱”,优化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积极培育壮大更多的市场主体,确保净增企业4000户以上、“四上”企业55户以上。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建立企业问题、政府服务“两张清单”,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深化政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发挥好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国际创业园和特色产业街区,吸引科研精英、青年创客前来发展。充分发挥驻州科研院所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强“政企院所校”合作,围绕橡胶、普洱茶、傣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户、“专精特新”企业5户。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积极开展乡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七)加强生态建设,全力促进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在长远,干在当下,走稳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力防治污染。持续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重点抓好橡胶加工行业污染专项整治,统筹实施扬尘源、移动源治理,实现天空常蓝。推进流域水污染分级分类施策,完成澜沧江干流排污口整治,持续开展橡胶企业总磷治理,积极建设绿美河湖,进一步提升“河湖长制”落实的成效,实现碧水常清。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修复治理,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大地常净。系统治理生态。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营造林7万亩,因地制宜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持续开展热带雨林保护、修复、回归“三大行动”,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支持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建国家植物园,进一步巩固拓展参与COP15大会取得的成效。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扎实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推进低碳发展。落实“双碳”战略,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循环化、清洁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新风尚。
(八)聚焦短板弱项,倾心办好民生实事
紧盯群众关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生活更加美好。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政府要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资源,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和欠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认真办好“10件惠民实事”。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服务工作,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确保有劳动力脱贫家庭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5万人。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建立基础养老金标准常态化调整机制,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保障政策,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景洪市“3岁入园、6岁入学”步伐,着力解决好“大班额”问题,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充分发挥名校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抓好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傣医药人才的培养。统筹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积极打造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加快健康西双版纳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等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启动州妇幼保健院和州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做好“登革热”防治工作。推进中医药、傣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抓实全域创建省级健康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大力开展新的“7个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文化润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实体书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不断完善以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艺精品繁荣计划,鼓励、支持创作一批具有地域风采和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深入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抓好“非遗”成果的转化和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动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九)强化风险防范,维护平安和谐稳定
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决防范经济风险。加强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严厉打击各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行为。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救灾能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信访问题闭环跟踪落实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长效开展扫黑除恶,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推进“智慧边防”建设,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全力维护边疆稳定、边境安宁、边防巩固。扎实推动民族团结。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和“石榴红”工程,持续推进“十一进”活动,全面完成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办好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全面准确贯彻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实施“润土培根”工程,加快推进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建设。因时因势优化防控。认真落实第十版防控方案和“乙类乙管”措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场所和农村地区防控,加强疫苗接种和城乡社区健康宣教,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统计调查、国防动员、人防、侨务、地震、气象、地方志、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十)立足发展需要,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州各级政府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府。要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满意、让市场主体更便利。要强化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公平正义充分彰显。要坚持守信践诺。严格落实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清理政府失信行为、强化政府服务监管、提升政府守信践诺能力四项举措,充分发挥政府在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表率和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增强政企互信、政民互信,让诚信守约、说到做到在政府蔚然成风。要突出担当实干。大力开展“八破八立”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招商引资主题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城乡绿美攻坚年”“干部作风整顿年”建设,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任务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让敢干、实干、快干、会干成为政府系统干部的鲜明特质。要守牢廉洁底线。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拧紧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凝聚起推动西双版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和勇往直前的战斗姿态,干成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新篇章。
来源: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杨斌
审核:孙浩 李由
西双版纳发布
ID: xsbnwx
西双版纳发布
☆欢迎投稿☆
微信号:xsbnwx
主办: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西双版纳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
邮箱
xsbnfab@163.com
来源:政信理财网,更多详情请咨询理财顾问:136-2194-8357(微信同)
本文链接:http://www.iwenqu.com/jxzx/1195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wenq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2023年云南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债权定融计划 蒙自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23年云南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债权定融计划 蒙自最新城市规划
- 2023年云南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债权定融计划 蒙自城市发展
- 包含2023年云南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债权定融计划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