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政信 » 2022天津蓟州新城债权1号/2号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债权

在线服务

2022天津蓟州新城债权1号/2号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债权

116°c 2022年12月20日 17:54 精选政信 0条评论
  移步手机端

1、打开你手机的二维码扫描APP
2、扫描左则的二维码
3、点击扫描获得的网址
4、可以在手机端阅读此文章

我国古代通信源远流长。孔子一句“置邮而传命”,让人们记住了“邮”。《说文解字》称:“邮,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邮”字的最初意思为表示道路疆界的庐舍,引申为边陲地区“传宣政令,飞报军情”的房屋。“邮”字出现前后,类似的字眼有很多,如:徒(徒步送信)、传(以车代步传递)、遽(快传)、驲(急行传车)、驿(骑马送信)、置(驿传之所)等。秦代通信在统一称作“邮”的同时,“亭”(邮亭)开始出现。汉代“驿”字大量涌现。魏晋时“邮”“驿”并称,唐代称“驿”为“馆”“驿馆”。宋代出现“急递铺”,元代称“站赤”(蒙语“驿传”的译音),明代改“站赤”为“驿”,清代称“邮驿”“邮传”“驿站”等。就天津而言,独特的历史、地理及人文等等环境中的驿站,值得说道的地方很多。

驿站格局六加一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因海水退落以及“古黄河三次北徙泥沙冲积而成”。殷商以前,自然条件尚差,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周朝末期,三岔河口已有人群聚集落户。

《史记》记载,召公奭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周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作为一个诸侯国,北燕治下地域辽阔,都城设在蓟(今北京附近)。天津北部即为其属地。

蓟县历史悠久。春秋时称无终国,秦代置无终县,隋代改设渔阳县。隋大业以后称玄州、蓟州,1913年始称蓟县。春秋战国时期,以天津北部无终(今蓟州)一带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延伸的驿道开始出现。元代正式设蓟州驿,为天津地区最早。

明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二十一日,天津设卫建城。当时,从应天府(今南京)至顺天府(今北京),沿大运河共设置水驿46处。明代程春宇《水驿捷要歌》中,“流河远望奉新步,杨青直沽杨村渡。河西和合归潞河,只隔京师四十路”,包括了天津地区的流河、奉新、杨青、杨村、河西务等5处。加上蓟州驿(渔阳驿)及公乐驿,总共六大一小7个驿站。一驿过一驿,水驿复马驿,凸显天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古代驿站,根据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三个等级:极冲级、稍冲级(次冲级)和僻递级。前述天津五处水驿和蓟州驿都是“极冲级”的。驿站之下设递铺。递铺虽规模小,服务功能少,但也负有驿站之基本职能。清代,武清县先后设递铺20个,渔阳设14个,杨青5个,静海4个。宝坻、宁河当年没有驿站只设铺。据康熙《顺天府志》,宝坻境内有总铺、牛家庄铺、崔家庄铺共3个。另据乾隆《宝坻县志》,递铺“现存马八匹、夫四名,共银一百八十四两五丝,遇闰按月加增,知县掌之。”据乾隆《宁河县志》,宁河在县城宁河镇设驿铺,额设铺司10名。

蓟州历史悠久,又是军事要塞,渔阳驿见证了战乱年代“驿骑如星流”的紧张繁忙和“数骑渔阳探使回”背后的战争风云。杨青驿在为天津的政治、军事、经济服务的同时,还是南北文化交流传播的枢纽之一。杨村驿是天津依托漕运、发展经济的见证。河西驿从无到有,盛极而衰,堪称一部邮驿史缩影。

静海驿途难说“静”

明永乐二年建城后,天津成为北京通往东北、南方的交通必经之地和水运枢纽,驿站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仅在天津地区南部即有流河与奉新两处驿站。

流河水驿,在今河北省青县东北流河镇,永乐二年置,极冲级。流河镇地处大运河卫河西岸,南至乾宁驿60里,北距静海奉新驿70里,是大运河北段天津右卫的重要驿站。据《司册》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该驿站共有水驿夫85名,夫头10名,探听夫2名,买办、送牌夫各1名,共计99名,一年共支银1641.875两。

奉新驿,在静海县(今静海区)南城外,永乐三年(1405)邑令尚朴设置,隶属天津卫,水、陆相兼,南北通衢。水驿为极冲级,马驿为次冲级。据《方舆纪要》载:奉新驿出县北五十里为杨柳青,又十里为当城,又十里为里堡城,又十里为小南湖,又十里即小直沽,天津卫设焉。

明代驿制规定,水驿极冲级应配船15至20只,每船有船夫10名;马驿次冲级应配马30至60匹。马驿之马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在马脖上挂小牌标明。清代,奉新水驿设水驿夫85名,夫头10名,探听夫2名,买办、送牌夫各1名;马驿则设驿马15匹,设马夫7名半,驿递等夫16名。据《大清会典》,静海县额设递铺四处,铺司兵二十名。总铺南十五里至双塘铺,十五里至钓台铺(又二十五里至青县流河铺),北二十五里至良王庄铺(又十五里至天津县炒米店铺)。

清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久驻天津,至津、京、保定之间来往公牍骤增,时有“六百里加急”文报往来,“深夜驿途静”的情境难再。但当时的驿站弊端丛生,每况愈下,掣肘严重。为此,身负主持北方洋务、筹办海防等重任的李鸿章,不得不从1875年起连续三年上奏“添驿”。除第一次请求为天津县添马五十匹,马夫二十五名,静海、大成、高阳等三县各添马三十匹,马夫十五名奏准外;后两次包括为“天津县再添马十匹,马夫五名;静海县再添马二十四匹,马夫十二名”以及包括静海在内、通往南方的七州县提高夫马工料银标准的奏请等,均未获准。添驿不成,是促其下决心支持试办近代邮政的重要原因。

杨柳青青驿路长

杨柳青,在先秦时期曾是黄河、海河的入海口。相传,大禹治水时称此处为“流口”;姜子牙受封后曾在子牙河、卫河的河堤上栽种好多柳树,防水土流失之同时,营造了一道风景,“流口”逐渐改名为“柳口”。金贞祐二年(1214),这里置“柳口镇”,设柳口巡检李咬住。由于元代文学家揭傒斯“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水两岸苇篱长”诗句的广为流传,“杨柳青”名扬天下,古“柳口”渐渐变得鲜为人知。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兴盛,境内船户益多。至嘉靖初年(1522),杨柳青成为“商贾云集、货来八方”之地。

明永乐年间,杨柳青开始设立驿站,原归武清县管辖,嘉靖十九年(1540),划归河间府静海县,设在天津城外。清雍正三年(1725)天津改卫为州。雍正八年(1730)正疆域,杨青驿划归直隶州辖,分水驿和马驿。雍正九年,升直隶州为天津府后,杨青驿的地位随之提升,并纳入行政序列。直隶州升为天津府另置天津县后,杨青马驿主要应付天津府差事,及接济静海、武清差事。雍正初年,全国曾大幅裁减驿夫、驿马,杨青驿未能幸免。但不久因马少差繁,遂又增添。

杨青水驿最早属武清县,设在南运河畔、旧城关南150里的杨柳青镇。明嘉靖十九年移属静海县后,移至天津城外大运河畔,极冲级。清代,杨青水驿设夫头10名、探听夫2名、水驿夫95名、买办送牌夫2名。杨青马驿设在天津卫至保定的官驿大道上,在水驿附近,设马夫12名、驿递夫等14名,有驿马20匹,极冲级。

明清两代,京、津、沧(州)驿,经水路、陆路来往于杨柳青。杨青驿带有中继站性质,故称为“腰驿”。驿路由杨柳青起,东至宝坻县(今宝坻区)、梁城所(今宁河区),陆行140里,水行170里;北至武清杨村驿,陆行60里,水行70里;西北至顺天府皇华驿,陆行250里,水行400里;天津卫城西经杨青驿至静海,陆行70里,水行100里。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驿站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生活及民风民俗的影响难以估量。北去南走,既搞活了经济,又开阔了眼界,同时将外地优秀民间文化“请”了进来。其中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的杨柳青也以“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而闻名遐迩。

杨村岸头驿使回

杨村驿于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设于北运河西岸。据《大清统一志》等记载:“杨村驿在杨村务,与河西驿皆有驿丞,明置极冲,在县南五十里。”“杨村驿东二十里为桃口,又二十里为丁字沽。由杨村而西北四十里为黄家务,又三十里为河西务,皆运道所经也。”

元、明两朝,北运河为漕运要道,水、陆路交通十分便利,杨村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杨村驿又是天津沿北运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驿站,驿使和商旅络绎不绝,任命驿丞管理。元代,杨村已是北上船舶的停泊地,帆樯林立,昼夜不息。部分大船(时称“遮阳船”)只有在这里过驳至小船(称“浅船”),才能沿河运送粮食货物至北京。明永乐九年至十三年,政府下大力气对南北大运河进行疏浚拓宽,航运条件大为改善,漕运数量不断增长。而杨村是漕船换驳的主要地点之一,加之明承元制,“常事入递、重事给驿”,杨村驿的驿务十分繁忙。

“野水千帆集,人声沸暮烟。楼台两岸寺,灯火一河船。邻舫多欢笑,深更尚管弦。我怀念故土,秉烛照愁眠。”这是清代天津诗人梅成栋的《夜泊杨村》。千帆云集,楼台林立,灯火河船,再加欢声笑语,丝竹管弦。夜幕下的杨村,如一幅油画般迷人。设于其中的杨村驿,自然不同凡响。

元代诗人傅若金《杨村》诗云:“杨村岸头驿使回,直沽洋里海船来。军夫伐鼓欺行旅,百里维舟不敢开。”一方面,是军方对邮驿秩序的干扰摧残,驿使难行;另一方面,洋里海船,百里维舟,折射出来的,是这里的繁华。漕运枢纽,咽喉之地,一旦有事,犹如社会时钟停摆一般,影响的可不止是驿务。

清中期,杨村驿的驿船按极冲级标准配备,另配驿马34匹。供役人员有马夫、驿皂、轿夫、纤夫、驿书、兽医等共计153名。其中,仅纤夫就编制99名。个中原因,作为通往京都的咽喉要道,北运河流沙通塞无定,杨村经河西务、张家湾至通州一段淤浅最为厉害,常常边挖边淤,漕船溯流而上,需由纤夫拉船驱进。杨村、河西务在每年天暖季节,平均日通过船只至少30艘,99名纤夫并不算多。

清乾隆二十年(1755),实行“裁驿丞、归州县”的改革,河西务驿丞被裁撤,而杨村驿得以幸免,原因是其离县治较远,“县管”有难度。杨村驿由此成为清后期全国保留专职驿丞的65个驿站之一。

“津门首驿”的盛衰

河西务,位于今武清区北部,建于元朝以前,因地处北运河西岸为榷税之所而得名,元朝时已成漕运要地。《长安客话》载:“河西务,漕运之咽喉也。江南漕艘毕从此入……西岸旅店丛集,居积百货,为京东第一镇,户部分司于此榷税。”

据《武清县志》,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正月,以修筑柳林河军三千,疏浚河西务漕渠”“八月,在河西务置马站”。同年,元世祖忽必烈为测试担负急递任务的“贵赤卫”们的长跑能力,曾组织由河西务至皇城的名为“贵由赤”的长跑比赛,可见元朝廷对设置初期的河西务驿站之重视。明洪武二年(1369)依诏改“站”为“驿”,“河西站”改为“河西水驿”,极冲级。额设夫役152名,驿马33匹,每年经费3454.7两,设驿丞管理。由于其是由京及津的第一个驿站,故有“津门首驿”之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推行“裁驿丞、归州县”改革,将驿丞裁撤,河西驿地位开始下降。

由于河西务地处京津交通要道,道路建设不断加强,舟车相会,驿骑往还,官兵粮饷,源源不断,小镇也日见繁华。当年,无论是进出京城的官员文人,还是逐利于市的商贾摊贩,以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等等,途经于斯,莫不驻足,尽睹其万舟骈集之奇观。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曾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随荷兰使团来过中国,在其所著《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写道:“七月十一日,我们来到河西务……该城方圆步行约半个小时,有一道城墙,郊区沿运河西岸伸展颇远,所有前往北京的船都必须经过此地,在此缴纳通行税,所以这个小镇非常出名。使臣阁下在此受到热烈的款待,当地长官还在他的府第里隆重宴请他们。”

正所谓盛极而衰。置邮传命的驿站在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之后,至清末驿弊丛生,每况愈下,真正是古道、西风、瘦马。直隶顺天府武清县河西驿驿幕沈侨如一部115天的《河西驿日记》,成为邮驿制度穷途末路的见证。

驿幕,顾名思义,是驿站聘请的幕宾,是驿丞裁撤后驿站的实际主管。该《日记》起自光绪十三年(1887)8月25日,止于12月22日,每日一记。当此之时,河西驿驿丞已裁撤,原本编制152名夫役、33匹驿马,缩减为夫役30名、驿马24匹,昔日风光难再。《日记》详细记述了自己的职责:主管驿务,接应差使,应酬往来,管理账目,处理纠纷之外,还有“传棚匠、裱糊住房”“饬木匠,修理马棚并打篱笆围墙”“塞鼠洞,修门窗”等等。驿夫们则大差、紧差、小差、散差,接二连三。按规定,接待“钦命公干之臣,朝贡之蕃使,入觐莅任督抚、提镇及巡盐、监税之部院台卿”为大差;“奉命星驰,急檄飞递,克限以赴者”为紧差;“承舍赉奏本章,佐僚代捧庆贺大计表册”为小差;“悯劳恤死,许给邮骑者”为散差,等等。《日记》呈现给人们的是:横行恣肆的官吏,常常骚扰驿站;假公济私的驿卒,一味奉应上司,致使文报稽延、通信梗阻之事接连不断;破烂不堪的驿舍,几近倾倒的马棚,疲惫瘦弱的驿马,衣衫褴褛的驿夫……

《日记》诞生之时,近代邮政以天津为中心试办已经9年,津京骑差邮路在河西务设有中继站。表面看来,邮政与邮驿,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事实却是,新旧对立,彼消此长,留给驿站的日子已经不多。

“渔阳鼙鼓”驿传来

渔阳(今蓟州)战略地位重要,有“畿东锁钥”之称,设驿较早。春秋战国时期无终一带驿道就开始出现。元代正式设蓟州驿。元中统元年(1260),自大兴腊庄至蓟州庐儿岭驿路在蓟州设递铺23个。至正二十八年(1368),知州赵伯敬重修设于城内西南隅堂子井东的蓟州驿。明洪武三年(1370),将驿站由西南隅移至城南门外3里,建房42间,配备脚夫及马、骡若干,改称渔阳驿。渐渐地,一个新村庄在这里形成,取名管驿村。明正德六年(1511)重修渔阳驿,将办理邮驿业务的正厅、后堂各5间,东西厢房8间整修得更加气派。明嘉靖年间,渔阳驿额设驿马33匹、骡子55头。明天启二年(1622),渔阳驿由管驿村移至城内文化街路南,占地2亩,有正房5间,厢房8间,设驿马50匹,牛车30辆。

由于蓟县历史悠久,又是军事要塞,因此,渔阳驿的建设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清中后期,渔阳驿是京津地区最重要、最繁忙的驿站。康熙4次、乾隆28次来蓟州、登盘山,驿站的接待任务空前繁忙。其间,驿站配备驿马85匹、驴3头。供役人员有:马夫43名、车夫29名、轿夫32名、驿皂12名、驿书2名、兽医2名,共计120名。驿马和人员配备为同期北京地区的顺义驿、密云驿的2.5倍。同时,渔阳驿设递铺14处:往东通遵化的有花城铺、黄土坡铺、豪门铺、马伸桥铺、淋河铺;往西通往三河的有贾各庄铺、孙各庄铺、邦均铺、白涧铺;往南通往玉田的有山北头铺、献桥铺、别山铺;往北有杨各庄铺、黄崖关铺。当时共有铺兵铺司62名。

2022天津蓟州新城债权1号/2号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债权

从无终国到渔阳郡,历史上战事不断。如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齐桓公发兵救燕并乘机北伐山戎;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荆轲刺秦王未遂,秦军攻取蓟州,燕王北逃辽东,等等,都离不开驿使、驿道。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云:“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安禄山久有谋反之心,但唐玄宗耽于享乐,执迷不悟。皇太子等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长安后盛赞安禄山的忠心。唐玄宗轻信谎言,更加恣情声色,最终“舞破中原”。

安禄山起兵叛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冬,地点在范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一带。不久,南下攻陷洛阳,次年并立国称帝。因此,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鼙乃军中所用小鼓,这里借指军事行动。“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叛乱,“动地”是说动静不小。“渔阳鼙鼓”如何“来”?当然是通过驿使、驿站。值得注意的是,安禄山谋反消息从范阳传到陕西临潼,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且大多崇山峻岭,山道崎岖,仅用6天,可见当时邮驿制度的完备和传递的快捷。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隆庆元年(1567)奉调镇守蓟州,为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北方边境军事和防御诸务的统帅。在蓟州的16年中,他十分重视邮传,并在奏折中明确提出“参邮为驿使,营叠皆传舍”的主张。全军皆邮,促进了军情的快速传递,成效显著。

另据明代《寰宇通志》“馆驿”条:“公乐驿,在蓟州西四十五里。”公乐驿设于明代称“公乐店”的村庄,在今蓟州区白涧乡境内,是明“辽东边路”(由北京城经潞河驿、三河驿、渔阳驿、阳樊驿、滦河驿等至沈阳卫北的奴尔干都司)和“大宁三卫旧址路”(由北京城经潞河驿、夏店驿、公乐驿、渔阳驿等至大宁都司)邮传要道上的一处马驿。

白涧,山清水秀之地。《蓟州志》载:“城西四十里,有一涧道,发于盘山,水色照鉴毛发,四时澄然如秋。”明代蓟县诗人崔雷以《白涧秋澄》咏之:“抱谷怀山湛复停,一条素练绕云屏。玉绳冷浸三千尺,珠斗平涵数点星。白鸟常涂天外影,苍龙时露镜中形。分明幻出无尘境,几度游览眼倍清。”清代诗人沈锐《渔阳八景》中也有《白涧秋澄》一首:“涧道凉生暑不侵,六龙时御翠华临。试从海晏河清会,如绘春观秋省襟……”

据资料推测,公乐驿的设置时间约在明永乐十年(1412)前后。正德七年(1512)夏店驿和公乐驿废除,在两站中间设三河驿。公乐驿是天津规模最小、存在时间最短(约为100年)的驿站。

图①立于河西务镇的“津门首驿”碑

2022天津蓟州新城债权1号/2号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债权

图②静海区西钓台古城遗址

图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

来源:政信理财网,更多详情请咨询理财顾问:136-2194-8357(微信同)

本文链接:http://www.iwenqu.com/jxzx/1059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wenq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政信理财网购买流程

注明:

余老师专注信托、定融、债券、基金等领域,从业多年,经验丰富!

为中高净值人群提供专业、安全的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

锁定关注本站即可实时查询,及时获取《最新产品+最新进度+最全资料》
政信理财网

评论(0)

赞助政信理财网

发表评论:


【顶】 【踩】 【好】 【懵】 【赞】 【表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